-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彭为为)近日,中国银行天门竟陵支行柜员在处理客户业务时,发现一笔金额高达港币365,000元(折合美元46,000余元)的国际汇款交易。这笔资金接近个人外汇额度上限5万美元,且交易附言标注为“个人旅游”,但英文拼写存在明显错误。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柜员的高度警觉。
柜员立即将情况报告给内控负责人邹行长。邹行长通过系统预留电话多次联系客户,最终成功与客户取得联系。客户表示自己并未操作过这笔港币汇款,且否认将银行卡或手机银行账户借给他人使用。这一回复进一步引发了邹行长的怀疑,他立即询问客户是否曾操作过手机银行或网银,客户依然否认。邹行长敏锐地意识到可能存在风险,决定采取紧急措施。
邹行长迅速将客户账户限制为非柜面交易,并立即向市反诈中心、所属派出所和分行保卫部报告可疑情况。与此同时,他联系省行国际支付团队,将客户账户中的港币365,000元退回至客户账户。随后,邹行长再次联系客户,得知客户已前往所属派出所说明账户异常情况,并对银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感谢。
几天后,竟陵支行再次发现客户提交了一笔金额为港币370,000元的国际汇款业务。这笔交易与几天前的交易极为相似,均涉及大额资金。鉴于此前已发生疑似受骗事件,邹行长立即联系省行国际支付团队,并将这笔汇款退回至前台处理。最终,在市分行条线部门的协助下,竟陵支行联系了市反诈中心。反诈中心通过联系客户家属确认,客户的手机已被不法分子控制,此次汇款并非客户本人意愿。
此次事件的成功处置不仅为客户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也展现了中国银行天门竟陵支行在防范电信诈骗方面的高效与专业。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信息诱导受害者进行大额资金转移。银行作为资金流动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的风险控制和及时的预警机制,有效阻断了诈骗资金链。
中国银行天门竟陵支行此次成功拦截电信诈骗案例,离不开柜员和内控人员的高度警觉和专业素养。他们通过细致的核查、及时的报告和果断的处置措施,展现了金融机构在维护客户财产安全方面的责任担当。同时,这也提醒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避免因轻信虚假信息而落入诈骗陷阱。
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完善反诈预警系统,提升客户身份核实和交易监控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环境。同时,银行也将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反诈知识,帮助公众增强防范意识,共同构建清朗的金融生态。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