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巫铭铭 叶路)4月15日,来自北京、十堰等地的2000余名师生来丹开展研学活动。师生们通过实地探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农夫山泉工厂等标志性地点,深入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艰辛历程与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了守护“一库净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此次研学活动以“水文化”为核心,串联起丹江口市水源地保护区的特色研学资源,通过实地观察、互动体验和主题研讨,将节水护水理念融入实践。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内,调水沿线十几个城市的微缩景观生动再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宏伟布局,让青少年直观触摸到“一江清水北送”的壮阔脉络。移民故事展区为学生们展示了丹江口库区移民舍小家、顾大局的感人事迹。在农夫山泉丹江口生产基地,自动化生产线让江水“变身”瓶装水的全过程令孩子们惊叹。这场实地探寻“水课堂”,也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知水”的种子,更催发“护水”的行动自觉,为水源地生态保护注入新生力量。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通汇校区学生安雨萱说:“在经历了这次探索祖国之美·筑梦饮水思源路活动后,我知道了一滴水滴是通过了什么样的旅途不远万里来到了北京,我感受到了一滴水滴是如此的强大,一滴水滴可以滋润一方土地,一滴水滴可以让一方土地长出茂密的树林,当我们在浪费水源的时候,可能在世界的另一方,有些人正因为水源问题而苦恼,所以我们应当做到不浪费水,节约水,然后爱护水,然后让每一滴水源都做到他应当做到的价值。”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近年来,丹江口市深耕“水主题”研学产业,已开发沧浪文化体验、“南水寻源”多条特色研学线路,通过整合文旅资源,构建起“研学+生态+文化”的立体实践体系,让“饮水思源”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生动课堂,成为传播南水北调精神、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