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通讯员程书林)“熟练后月收入能到6000元。”4月11日,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刘家湾村村部二楼,25位女员工个个神情专注,用鼠标熟练地在电脑上操作。这是村里为宝妈们新引进的“人工智能务工项目”——数据标注。
“化人工为智能。”为了适应就业新形势,刘家湾村联合武汉软件工程学院,批量在网上接单,让农村宝妈学习并参与数据标注新职业。
“数据标注就是给智能驾驶、机器人、无人机、智慧医疗的图片、视频、文本、语音等各种各样的数据‘打标签’。”武汉软件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柯黎介绍,AI其实需要大量的人工对原始数据进行前期的分类、标记、打框等基础服务,这属于劳动密集型岗位,能助力AI训练快速提升反应速度。
4月11日,武汉市凤凰镇刘家湾村,“宝妈”们用鼠标熟练地在电脑上开展“人工智能务工项目”——数据标注。(记者刘畅 摄)
“一天要标注2000多张图片和视频。”在现场,记者看到女青年们登录指定后台后,正在用鼠标精心给某家智能驾驶汽车数据库的城市停车场标注红框。道路线转弯指示、泊车位、障碍物等,都要在红框的注释上进行标注说明。
前不久,武汉软件工程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利用驻村帮扶的机会,将这一就业岗位引进刘家湾村。村里不少是大专毕业的“宝妈”,看到村委在微信群里发布的招聘公告,马上产生了浓厚兴趣。
“其实要求不算低,特别是对细致性的要求。”28岁的宝妈刘琴报名后,起初的任务被返工了几次,但熟练后效率明显提升。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刘琴说,岗位灵活机动,按件取酬,一台电脑就能操作,还能打开眼界,接触最新的人工智能潮流。特别适合既要照顾孩子和老人,又要挣钱补贴家用的宝妈们。
武汉软件工程学院办公室捐赠了一批电脑,又举行技能培训。培训班就放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目前已经在着手申请相关的职业证书。
最初报名的村民超过50人,村支部从其中挑选30多人参加培训,最后确定28人正式上岗,都是年龄25岁到40岁的农村宝妈。
曾做过超市收银员和企业办公室资料员的李贝贝会操作电脑,经过几天培训后很快就能熟练操作,现在已经是小组长了。
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周德平介绍,由于工作时间灵活,村民们争相报名。从一个车间开始,村里已经开始整合空闲场地,至少还能扩充5个车间。目前,这一就业新岗位已在新洲区开始扩散。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