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兄弟俩视频通话 通讯员供图
弟弟吴刚手术前在协和医院留影 受访者供图
吴超和弟弟吴刚视频 通讯员易荣波摄
吴超和妻子带着儿子在小区散步 通讯员易荣波摄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易荣波
11岁丧父,14岁丧母,孝感市大悟县的吴超和两个弟弟相依为命艰难成长。为了养家,吴超和二弟吴坚先后辍学到广东打工,一起将三弟吴刚送上大学,并在北京成家立业。
当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命运又跟他们开了个玩笑:老三吴刚体检查出尿毒症。
没有任何犹豫,吴超决定捐肾救弟。为了减轻体重,他每天暴走一万多步,半年内瘦了近40斤……2024年10月11日,兄弟俩先后进入手术室。
2025年4月3日,手术成功后回到北京上班的吴刚,给哥哥吴超发来视频。不善言辞的他说,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自己对哥哥的感谢。
父母早逝
兄弟三人相依为命
说起吴超三兄弟,大悟县丰店镇王店村的老人们,都会连连叹息:那是三个苦命的伢啊。
1984年3月,吴超的父亲因病去世了,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落后,加之家庭贫困,父亲离世的原因都没有查出来。吴超后来回忆,父亲应该就是死于尿毒症:“他1983年就病了,后来脚也肿了。”
此时,吴超只有11岁,二弟吴坚只有8岁,老三吴刚不到4岁。
吴超离开了学校,学着大人的模样下田干农活。
屋漏偏逢连夜雨。1987年,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的母亲,也因病撒手人寰。抚养两个弟弟的重担,落到了年仅14岁的吴超身上。
在舅舅和叔叔伯伯们的帮助下,三兄弟相依为命,艰难成长。
吴用应是兄弟三人的堂哥,以前住在吴超家隔壁。在他的印象里,吴超三兄弟的感情从小好到大,“他们三个,不管谁有点什么事,就是兄弟三人共同的事。”
初中毕业后,老二吴坚也没有再读书了。他和哥哥吴超一起南下广东打工,他们发誓,一定要把弟弟送上大学。
在上高二时,吴刚看到家里负担太重,两个哥哥打工十分辛苦,决定要辍学去工作。那是第一次,吴超冲着弟弟发了火:“你必须要好好上学,我和你二哥能供得起你!”
1999年,吴刚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2003年,吴刚大学毕业后,工作一直不如意。为了应聘上一家大的互联网公司,他想报个班,再学几个月的编程。
这个岗前培训班,每天的学费就要600元。得知这个消息后,吴超和吴坚商量了一下后,给吴刚打去了两个月的学费:“你安心上课,钱的事我们来解决。”
两个月后,吴刚应聘成功,收入大幅上涨。
长兄如父
“暴走哥哥”要捐肾救弟
2010年,吴刚结了婚,妻子也是大悟人,在北京的一家知名企业工作。夫妻俩在北京买了房,生了孩子。而哥哥吴超,也带着弟弟吴坚回到了湖北,干起了建筑行业。
风雨过后,彩虹绚烂。
就在一家人以为,生活的苦涩已经散开的时候,命运又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2012年,在公司组织的体检中,弟弟吴刚查出了尿毒症。对这个病,兄弟们并不陌生。父亲疑似因尿毒症离世,他们的一个姑姑也是因这个病去世的。
在经过十多年的透析保守治疗后,2024年,吴刚的病情恶化,需要换肾治疗。
没有任何犹豫,哥哥吴超决定,给弟弟捐个肾。
经过检查配型,吴超的肾十分健康,且六个点全部配上。2024年9月,吴超开始为捐肾做着准备,此时,他的体重达到了177斤,医生告诉他,体重越轻,肾脏的负担越小,手术的成功率越高。
吴超开始减肥,喜欢大鱼大肉的他,每天早上只吃一个鸡蛋和一个玉米,中午也只吃两块鱼,一点青菜和米饭,晚上则几乎不吃东西。
不爱运动的吴超,开始了在小区里的暴走。“平均每天要走一万多步。”
那段时间,小区里同样喜欢散步的老易,每天都能看到吴超暴走的身影,“不管刮风下雨,从来没有间断过。”
一个月后,吴超减了12斤。
同进医院
三兄弟合力战胜病魔
要想给弟弟捐肾,妻子这一关必须过。在谈到丈夫的决定时,妻子乐小庆坦言,一开始心理上并不是那么支持。
此时的吴超,也有了三个儿子。老大19岁,老二15岁,老三才两岁半,压力也很大。“对我来说,小家肯定是更重要的。”
吴超拿医生跟他说的话给妻子做工作:捐了肾,只要注意饮食,不干重体力活,对健康影响不大。“我现在也不需要干重体力活了。”
丈夫和两个弟弟的感情,乐小庆结婚时就知道,她也知道自己无法阻止吴超。最终,她选择了支持丈夫的决定,和两个大儿子,都在同意书上签了字。
2024年10月,兄弟三人一起来到了武汉协和医院。吴超和吴刚住进了病房,吴坚则负责照顾二人。
兄弟三人齐心,病魔望而却步。吴超说,在医院的那段时间,他们看到有父母给子女捐肾的,但给兄弟捐肾的,只有他们这一例。
2024年10月11日上午8时许,在武汉协和医院,吴超被推进了手术室。12时许,弟弟吴刚也进了手术室。
经过4个多小时的手术,吴超的一个肾被移植到弟弟吴刚体内。
因为是活体移植,且配型完美,手术十分成功。哥哥的肾,开始在吴刚体内工作。
兄弟齐心
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2025年4月3日,在大悟县城关镇山水星城小区,吴超和妻子带着小儿子在小区内散步。他告诉记者,在手术后,医生叮嘱他要继续控制体重,减轻肾脏负担。于是,暴走的习惯保留了下来。曾经重达177斤的吴超,现在只有139斤了,“半年减了近40斤。”
吴超说,自己恢复得很好,过完清明节,就要到武汉去工作了。
弟弟吴刚已经上了一个月的班了。中午时分,吴刚给哥哥打来了视频电话,视频那头,吴刚正在办公室里。他说,自己在医院住了3个月,出院后就回了北京,现在恢复得很好。
上班后,公司也对他十分照顾,为了预防感染,还给他安排了单独的办公室。
现在,吴刚每天也会坚持走路,“走一万步体力上没有任何问题,主要是工作忙,没有那么多时间走。”
视频里,都不善言辞的两兄弟之间只有简单的问候。说起哥哥对自己的恩情,吴刚说,现在才体会到“大恩不言谢”这句话的含义,“读书靠的是两个哥哥,现在大哥又把自己的肾给了我,所有感谢的话都太轻了。”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