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五个月内两次捐献“生命火种” 他为同一患者点燃希望之光
湖北日报 2025-04-10 19:56:39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菁华、通讯员章晟)“他身上流着我的血,就像亲人一样,我希望他一定要尽快好起来!”4月10日,十堰市今年第2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阿铭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完成了第2次捐献采集,这是他自2024年11月首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时隔五个月为同一白血病患者第二次捐献“生命火种”。

2023年,阿铭在无偿献血时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接到配型成功通知后,阿铭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谈及首次捐献经历,阿铭记忆犹新:2024年11月10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历经4小时采集,他成功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种”。患者家属的感谢信中那句“您是我们全家的光”,让他热泪盈眶。

今年3月底,一通电话让阿铭再次揪起了心。十堰市红十字会来电告知其受捐患者病情反复,询问阿铭是否愿意二次捐献。“同事们都劝我考虑一下身体情况,但我知道这对患者来说是生命的希望。既然都已经捐一次了,也不差第二次,救人救到底,我再帮他一把。”

连夜交接工作、进行体检筛查、赴武汉捐献……阿铭没有犹豫。面对家人担忧,他翻出医学资料耐心解释:“现在采集技术很成熟,就像无偿献血一样安全。”4月10日上午,阿铭成功捐献了110毫升淋巴细胞。

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介绍,非亲缘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案例不足千分之一,需要捐献者极大勇气与奉献精神。“阿铭的义举创造了十堰市二次捐髓的最短间隔纪录,这份大爱将载入中华骨髓库的爱心史册。”

“这孩子特别热心,工作一年已累计参加志愿服务20余次。”阿铭工作的十堰市房县烟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受捐者家属在最新来信中写道:“当医生说需要二次捐献时,我们几乎绝望。是阿铭让我们相信,人间永远存在超越血缘的爱。”

“阿铭用两次无私抉择诠释了‘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这种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正是新时代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当善意成为本能,平凡人也能书写非凡的生命诗篇。”十堰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茹说。

责任编辑:李娅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