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追寻嫘祖印记③:盐亭有约 品味蚕桑文化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4-10 11:14:27


不负春光,追“嫘”而行。阔别河南西平,探访人辗转来到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

玉带城门地标处,老城门洞饱经沧桑、古韵犹存,榕桑扎墙浑然天成、堪称奇观。一边是车水马龙、烟火人间,一边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激起了探访人对这座老城历史人文浓浓的兴趣。

几番打听,探访人在盐亭县融媒体中心找到了“向导”付艳。通过付艳领路,探访人来到位于盐亭县青龙山的华夏母亲嫘祖国家纪念公园。阳光映射下,公园内的古建筑尽显古朴静谧。穿过牌坊,拾级而上,规模宏大的嫘祖陵全貌映入眼帘,蔚为壮观。

据了解,盐亭县一直延续栽桑、养蚕、缫丝的传统。如今,青龙山已被打造为嫘祖故里风景区,以嫘祖陵为核心,每年举行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先蚕节”“酬蚕节”“蚕姑庙会”等活动,成为华夏儿女寻根谒祖、共祭嫘祖的文化圣地。

离开华夏母亲嫘祖国家纪念公园,探访人跟随向导去拜访盐亭嫘祖文化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三龙”(桃子龙、水龙、蚕龙)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刘仕龙。

面对远道而来的探访人,刘老十分欣喜,侃侃而谈。他介绍,“耍蚕龙”是远古时期产生并流传于盐亭地区的一种独特龙舞,来源于种桑养蚕的劳动实践,是蚕农们在蚕茧丰收时或传统节庆期间,以“蚕蔟”为道具随兴起舞的一种欢庆丰收、庆祝节日的民俗活动,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探访人询问得知,如今的刘老已81岁高龄,仍然奋战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前线。刘老语重心长地说:“非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希望这些有含金量的传统文化,永久地传承下去,始终保持它骄傲的姿态!”发自肺腑的言语,令在场所有人都为之感动。

通过刘老等非遗传承人的坚持和努力,盐亭纪念嫘祖的传统习俗世代沿袭。在创新性传承和发展嫘祖文化方面,当地又有哪些产品和特色?带着这个问题,探访人被向导带到当地的蚕桑丝绸科技创新馆和“嫘之味•七里花乡”旗舰店。

欣赏完当地各类丝绸和文创产品,桑叶茶、桑芽茶、桑叶面、桑葚干等特色食品,也让探访人大饱口福。据介绍,盐亭县不断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致力于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智慧丝绸全产业链,辐射带动县域乡村10万亩桑园种植,培育百亿级蚕桑丝绸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前景向好。

【手记】漫漫历史长河中,嫘祖的人性光辉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华夏儿女前行。走过沧桑的岁月,远方的盐亭山水相依,生机盎然。当地深入挖掘嫘祖文化内涵,通过打造华夏母亲嫘祖国家纪念公园,创新嫘祖文化展示与传播形式,让嫘祖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光彩。是的,文化是历史的瑰宝,更是新时代奋进的力量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方能凝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策划:温宜飞、谢金玉

视频:许晓、何磊

图文:伍玉华、彭彰影

责任编辑:温宜飞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