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王悠)春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向大泉沟,沉睡的大山缓缓苏醒,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南山村季公桥的大泉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现代化的香菇大棚里一片繁忙景象。菌棒整齐地排列在生长架上,饱满的香菇宛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散发着阵阵清香,长势十分喜人。
工人们来回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香菇。公司负责人刘晓东忙得不可开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好的,我马上安排送1500斤香菇到武汉白沙洲市场。”
产销两旺场景,成为南山村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刘晓东是南山村返乡创业的杰出代表。几年前,他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回到村里开办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带领村民一同踏上了致富之路。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为此,刘晓东多次赴外地考察学习,虚心向专家和技术人员请教,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最终坚定地认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是一条好路子。“大泉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温床。”2024年,刘晓东毅然投资700余万元,全力打造食用菌产业园。
技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该公司采购了价值40万元的自动化菌棒生产设备,单日可制菌棒达2万个,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此外,产业园还配备了完善的冷冻、消毒车间和生产基地等设施。
目前,已建成12个香菇大棚,日产量约2000斤,产品供不应求。在竞争激烈的食用菌市场中,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该公司积极与湖北大学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计划建立科研大楼,汇聚各方科研力量,孵化更多优质、高产的香菇品种,力求在品质、口感和产量上实现新的突破。
过去,南山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闯荡,如今,在刘晓东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刘原野就是其中一员,他原本在大冶经营着一家装饰公司,为了助力食用菌产业园的发展,他毅然回到村里。从菌种制作、孵化、培育到销售,每一个环节他都了如指掌,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刘原野感慨地说:“传统菌棚靠经验,现在靠数据。”下半年,公司将建设物联网系统,通过科学控制温度、湿度等多项指标,实现食用菌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除了香菇,基地里的羊肚菌同样长势喜人。
去年11月底,刘晓东敏锐地捕捉到羊肚菌的市场潜力,投资近50万元建起了羊肚菌种植基地。第一批羊肚菌就喜获丰收,产量达到2000斤,第二批羊肚菌预计产量能达到1000多斤。新鲜采摘的羊肚菌每斤售价100元,干货更是高达每斤千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刘晓东的示范带动下,南山村五谷采摘园的王翠兰也把目光投向了羊肚菌种植。“以前,我种植水果,效益一般。现在,种了羊肚菌,产量好、品质好、销路好。”王翠兰满脸笑容地说道。
食用菌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市场前景广阔。下一步,该公司计划继续扩大香菇和羊肚菌的种植规模,同时引进更多的食用菌品种,如木耳、竹荪等。刘晓东充满信心地说:“只有不断丰富产品线,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南山村党总支书记刘伟介绍,近年来,南山村获得湖北省美丽乡村、湖北森林乡村、湖北旅游名村等多项荣誉,并成功举办了大冶市首届知青文化旅游节。接下来,村里将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将美丽经济与菌菇经济有机结合、同频共振,奏响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