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彭登蓬、王 剑)2025年以来,麻城市政数局紧扣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年”部署要求,以“优服务、解难题、强保障”为主线,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需求,深化审批改革、做实一线服务、强化数字赋能,提升项目建设审批服务效能,为全市支点建设赋能添彩,实现了良好开局起步。
深化涉企审批提速度
聚焦市场准入、工程建设、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深化涉企行政审批改革。持续减材料、简审批、优服务,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从“一堆事”变为“一件事”,由“多次跑”变为“一次办”。一是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在“企业开办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方面,推行集成服务模式,今年已办理企业登记1247件、企业变更2161件、简易注销542件;在“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方面,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与质量监督手续同步办理,已办理14件;在“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一件事”方面,全面实施“统一申报、联合审验、信息共享、统一出件”审批模式,已办理5件,一次性通过率100%,大幅缩短项目落地投产周期。二是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围绕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难点,精简高频事项申报材料,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办理)”模式,采取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方式,各相关部门提前介入,加强项目建设指导服务,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办事流程最优、办事材料最简,确保项目一次性通过验收。三是持续打造“项目建设专区”。不断拓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功能,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和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做到审批服务“无差别、全口径、通办受理”,推动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规划到竣工验收,平均耗时较以往压缩65%,审批材料精简40%以上,联合验收所需材料全部线上提交,大幅提升项目开工建设速度。
一线服务纾困解难题
深入落实“双千行动”,持之以恒在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上下功夫,推动助企纾困解难取得实效。一是上门走访解疑惑。组建工作专班,深入一线开展“三问三送”行动(问需求、问困难、问建议,送政策、送服务、送信心),走访企业12家,协调解决用地指标、融资等实际问题17个,企业满意度达100%。二是“一业一证”降门槛。设置专窗、配备专人,推行行业综合许可审批服务就近办、一窗办、一站办。协调各部门分行业召开业务培训会,持续完善办事指南、行业一次性告知书、申请流程等编制工作,实现更深层次的“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已累计发放25个行业综合许可证4403件。三是“一企一档”优服务。建立“一企一档”,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扶持。梳理近两年招商引资签约未转化重点项目清单,定期对项目建设、入库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积极对接企业,及时掌握项目动态、建设进度,指导企业合理安排工期、提前准备审批资料,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今年已为18家企业帮办代办相关证件21件。
数字赋能发展强支撑
抢抓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机遇,积极谋划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打造新引擎。一是全面摸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底数。以数据企业摸底入库工作为抓手,对接已纳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名单的35家企业,摸清我市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梳理数字产业链发展方向,为“十五五”规划编制、企业培育和招商引资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谋划建设大数据中心。聚焦“信息基础设施专项”方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谋划以发行专项债方式建设麻城市融合算力中心项目。多次对接相关技术公司,深入沟通专项债申请、设备性能、应用赋能等内容,完善项目建设细节,商讨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全方位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