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4月7日,在宣恩县城乡饮水安全保障提标升级东门关片区项目现场,3辆运输车来回穿梭,挖掘机轰鸣作响,挥舞铁臂扩宽路基,工人们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地配合装载机清理渣土碎石,压路车来回穿梭平整路面,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据介绍,宣恩县城乡饮水安全保障提标升级东门关片区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以狮子关水库为水源,新建浮船式提水泵站,利用三级泵站提水至东门关村界直岭片区,建设取水规模1650m³/h的东门关界直岭水厂,供水规模覆盖宣恩城区及周边15万人,为东门关康养旅游度假区开发提供水源保障。
山风绿古树,飞瀑入东关。宣恩县珠山镇东门关村历史悠久,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曾是“巴盐古道”驿站,东门关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79.3%,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辖区1500年树龄的“九子抱母”古银杏、土鱼河高山草甸、宣恩八景“东关飞瀑”闻名遐迩。东门关探索“硒养+”乡村康养模式,健全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品牌、丰富文旅产品,投资3800余万元建设“硒养+”乡村康养旅游观光带,沿线分布蒙板花海、水上餐厅、休闲民宿、地质庄园等打卡点,让游客回归山野、感受自然,在邂逅自然风光中体验山涧别致野趣。
“我们组建了由县级干部牵头的东门关康养旅游度假区重点工作协调专班,定期组织分析研判项目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措施。”宣恩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谭毅介绍,着力发挥专班统筹协调、集中攻坚作用,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保障各项任务加速推进、落细落实。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宣恩县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全力以赴抓好康养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000万元,新改建东土线黑色化乡村旅游道路,谋划景观节点13个,栽种“赤焰红枫”1000余棵;预算资金1.5亿元,实施东门关片区饮水安全保障提标升级,推进10.5公里农村道路改扩建项目,谋划推进高山民宿设计施工及运营一体化项目,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来宣投资兴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项目的落地,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宣恩县珠山镇狮子关村车洞坪,几辆旅游观光大巴车驶进了刘家大院农家庄园,70多名游客登记入住民宿,增添了一派红火的气息。“这里风景很好,可以赏花,能带着孩子观光玩耍,教孩子认识农作物。”来自北京的游客刘月兰说。
宣恩县大力发展康养旅游民宿产业,打造集温泉养生、山谷度假、艺术畅享等业态于一体的康养旅居目的地,培植发展群众民宿15家,增加床位100余个,配套建设农家乐、小超市等多种业态,提供集养老、避暑、度假于一体的康养服务,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这两年村里康养产业发展得比较好,来避暑旅游的游客很多,来我们这里住宿的人很多,特别对我们富硒的农产品尤其青睐。”东门关村村民郑道达说。
宣恩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擦亮“仙山贡水·浪漫宣恩”文旅品牌,加快推进以县城为核心、东门关和狮子关为两极的“一城两关”旅游发展新格局。依托现代生态农业和自然田园风光,高标准编制东门关康养度假区规划,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围绕“一心一核两环四区”空间布局,谋划实施项目12个,总投资超过2亿元,推进东门关集镇避暑康养和土鱼河休闲旅游两大核心区域旅游配套,构建“一心一核两环四区”布局,即以泥岔度假小镇为中心,以天涯草场·山地潮玩景区为主核,完善浪漫乡村体验内环和浪漫山水体验外环“两环”建设项目,拓展延伸高山运动旅游区、避暑康养度假区、原乡民俗生活区、山地生态观光区“四区”建设内容,带动狮子关、封口坝、铁厂坡等周边片区发展,推进全域旅游提质增效。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刘友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