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石程曦)人间四月,春和景明。
今年清明假期,大冶市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赏花游、踏青游、骑行游、野餐露营一日游,文旅市场“春”意盎然,假期消费持续升温……春日里的大冶在流动和忙碌中尽显生机,汇聚出一幅活力四射的经济图景。
赏花踏青成主流
游客踏青赏花
清明假期天气晴好,近郊游、赏花踏青游持续升温。正值四月,桃花、樱花、油菜花、梨花等春花开得正艳,许多市民游客趁着小长假外出踏青赏花。
走进灵乡镇风桥野泊露营基地,百亩油菜花在暖阳下翻涌成金色海洋,绘就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下午4点,游人如织,纷至沓来。他们或拿起手机、相机,在油菜花田里捕捉最美的瞬间;或带着孩子们放飞风筝,欢声笑语在田野间回荡;或悠闲地坐在帐篷里,品着香茗,欣赏田园风光。纪师傅是风桥村的本土村民,常年在外务工,此次特意赶回来体验家乡的春日盛景。他感慨地说:“没想到老家还有如此一番美景,以后要常回来看看,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带孩子来接触大自然,比待在家里玩电子产品有意义多了。”市民王先生一边教孩子放风筝一边说。
三华生态园300亩桃花盛开
在临空区·还地桥镇的三华生态园,只见300亩桃花挂满枝头,灿若云霞,各种颜色的郁金香娇艳欲滴,开得正欢,还有部分紫藤花也探出了脑袋。在三山湖畔,千余亩梨花如雪般绽放,游客们漫步其中,拍照打卡,一幅春日美丽画卷徐徐展开。“这里的花开得特别灿烂,空气也很清新,适合全家一起来放松。”游客李静说。
游客在三山湖唱歌、露营
在金湖街道姜桥村,市民游客慕名而来,打卡油菜花田,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人间;在殷祖镇北山村,白色、粉色的晚樱竞相开放,市民们约上三五好友,带上家人孩子来踏青赏樱花;雷山景区的自然生态风光吸引众多游客亲近自然、回归田园;龙凤山景区游人如织,健康养生、户外体验项目深受游客喜爱,垂钓、烧烤、篝火、民宿、露营等项目吸引力不减。
红色旅游热度攀升
清明假期,广大市民除了忙于扫墓祭祖、缅怀先烈外,红色旅游也成了他们度假的一种新方式。他们纷纷走进红色旅游景点,在这里陶冶情操,缅怀党的光辉历史,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在南山头革命纪念馆,游客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了解一件件旧物、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背后的故事。来自鄂州的刘子涵一家,正在展板前参观,通过观看历史资料、革命遗物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
“今天我是跟爸爸妈妈一起来的,了解这些故事后,我深受感动。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刘子涵在参观后感慨道。
“带着孩子来纪念馆,既是祭扫,也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刘子涵的父亲刘铭说。
据了解,清明时节,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大冶兵暴旧址、南山头革命纪念馆、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接待了来自各地游客,开展清明祭英烈等爱国教育活动,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心、感念之情、传承之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内,游客仔细聆听馆内讲解
清明节不仅是祭扫的节日,也是感受传统文化的好时机。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游客们近距离观察古代矿井、炼炉模型。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锈迹斑驳的铜斧、陶制风管、木质辘轳等文物揭开了商周时期青铜矿冶技术的神秘面纱。
这座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矿冶文明的“活态遗址”,通过沉浸式展览、研学互动与数字技术赋能,让古老文化焕发新魅力,成为清明假期市民文化游的热门目的地。据统计,假期三天,参观人数达1万余人次。
文旅融合创新体验
《桃花源里》演出现场
月色星空为大幕,娇艳桃花成背景,河流山川做舞台。晚上7点半,保安镇沼山村《桃花源里》沉浸式水上漫游演出正式开演,开启这场穿越千年的桃源梦境。游客们乘船漫游,看渔夫、书生于粼粼波光中穿梭吟唱,桃花妹起舞在桃林间,沉浸式感受穿越千年的诗意与浪漫。既让游客欣赏到了精彩的表演,还让他们在自然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游客王辉说:“我之前已经看过两次了,一直念念不忘,这次复演,感觉故事性比前两次更强,人物表演更加细腻,场景布置也更为丰富,现场十分震撼。我觉得非常值,真心推荐大家都来看一次,这种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在湖北是前所未有的。”
4月5日晚,央视财经频道用1分21秒的时长,聚焦《桃花源里》,对当地独特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据悉,清明假期,古村桃乡景区日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单日旅游收入超70万元,桃花季日均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同时,为营造节日氛围,大冶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弘扬传统文化、营造节日氛围为核心,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总队、各二级单位、乡镇文化站在全市广泛开展文化活动。
大冶市群众文化馆举办“风舞纸鸢约‘绘’美好”风筝主题展览、铜都欢乐大舞台-进乡村文艺演出。灵乡镇综合文化站举办烈士精神主题宣讲活动,陈贵镇综合文化站举办清明节戏曲文艺演出,还地桥镇综合文化站举办“绿色清明文明祭祀”活动,通过歌舞、曲艺等艺术形式推动理论宣传入脑入心,不断弘扬传统文化、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建设。
春日的大冶,繁花似锦,游人如织。这场传统节气与现代消费碰撞出的“春日经济”,既彰显了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情感共鸣,也折射出大冶市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强劲动能。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