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乔绮曼)4月5日下午,湛月云居酒店内,一场承载着大冶人民健康期盼的盛会正在举行。来自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14家医院的167位冶籍或曾在冶工作学习的医疗专家,与家乡父老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健康大冶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为这座千年古邑注入新的健康动能。
回馈桑梓:非遗聘书承载使命
活动中,一份名单和一个牌匾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大冶市副市长辜春华宣读“健康大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文件及组成人员名单;大冶市委书记孙辄、健康大冶专家咨询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继红、武汉黄石商会会长吴文刚、武汉大冶商会会长郑昌海共同为健康大冶专家咨询委员会揭牌,标志着这一重要平台正式启航。
在每一位委员会成员面前 ,都摆放着一份连夜赶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冶刺绣聘书。“为推进大冶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特聘您为健康大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红丝线绣制而成的聘文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一旁的铜草花纹样寓意坚韧与生机,一针一线间饱含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
“这份聘书重若千钧!”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姚涛动情表示,2022年他参与到大冶医联体建设中来,开启与这片土地的不解之缘。在此期间他见证了基层医疗的蜕变。 “过去我在大冶市中医院工作只是面向一所医院的患者负责,现在我可以通过更广的视角,为肾脏病和专科业务发挥自己的一己之力,虽然责任更重,但使命感也更强烈。”
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原院长、健康大冶专家咨询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继红所说的,“我们将以‘技术反哺’与‘资源下沉’回报桑梓,让大冶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健康大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后,将促进大冶市医疗卫生机构与武汉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各位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通过学术讲座、专业培训和临床指导等多种方式,力促为大冶培育一支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推动医联体和健康大冶建设。
资源下沉:11个专家工作室落地生根
活动现场,委员会的首个合作项目——11个专家工作室签约落地。
签约台前,大冶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彭方成与恩师同济医院骨科专家易成腊教授的手紧紧相握。“ 1991年,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来到了大冶,彼时大冶市人民医院的老师们不仅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在行医之道上也是我的指路明灯。现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老师,我将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做法分享。”易成腊教授表示。
大冶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彭方成对这次机会倍感珍惜。“易教授在行业内非常权威,我很珍惜和他学习的机会,我也会以此为契机,加强和同济医院的交流,通过这种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大冶的急救急诊和多发伤领域的救治水平。”
随着专家工作室的集中签约,协和医院郑传胜教授的介入治疗团队、省妇幼段洁教授的妇科团队、同济医院李占飞教授的创伤外科团队等优质资源将常态化下沉大冶。
近年来,大冶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公共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大冶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大冶市中医院跻身国家三级中医医院行列;大冶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大冶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成投用,群众就医环境焕然一新。同时,在专家的支持下,大冶市搭建了大冶医疗卫生发展专家(武汉)顾问团和“武汉名医堂”、“武汉名医工作室”“专科联盟团队”等平台,武汉名医常态化来冶坐诊。截至目前,来自同济、协和、中南、省妇幼等医院的 67位名医累计来冶坐诊2437次,服务群众近6万人次,更多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如今,健康大冶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将让更多先进技术、优质资源、创新理念涌入大冶,让大冶市民的健康福祉更有“医”靠。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