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野生巨紫荆群落色彩斑斓。(通讯员 程国毅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训前、通讯员周红、吴志亮)3月底,宜都市聂家河镇聂家河村、王家坪村、白家淌村等毗邻地发现一处面积约3000亩的野生巨紫荆群落。时值巨紫荆盛花期,花朵缀满枝头,漫山遍野色彩斑斓,蔚为壮观。
宜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技术人员初步勘察,该群落分布集中,植株高大,花朵以粉红、玫红色为主,花期可持续至4月中旬。
巨紫荆是紫荆属落叶乔木,花期3—4月,树形挺拔,先花后叶,花朵形如紫蝶,簇生于枝干,远望如云霞铺展,近观似彩蝶翩跹,素有“满条红”之称。其根系发达,能有效固土防沙。花朵为早春蜜源,吸引蜂蝶传粉。树皮可入药,具活血消肿之效。因此,巨紫荆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与生态价值。
野生巨紫荆在湖北主要分布于西部,是当地特有的珍稀乡土物种。据介绍,此次发现的野生巨紫荆群落具有一定规模,与周边森林、溪谷形成完整生态链,为研究区域生物演化提供了宝贵样本。
“巨紫荆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大型巨紫荆群落的出现,有力证明当地林相季相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宜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宜都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也为打造多彩宜都提供了生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