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詹晓萍、莫列义)3月31日至4月1日,“纪念中共七大胜利召开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革命家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活动”寻访团成员走进荆门,参观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大洪山革命历史陈列馆、荆楚理工学院红色思政教育基地和艺术学院,拜谒北山革命烈士陵园、荆门革命烈士陵园,了解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新四军五师的革命历史。
陈士榘积极投身农民运动,为解放事业贡献力量,对家乡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后,陈士榘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教育长、工程兵司令员兼军事建筑部部长和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等职。他曾参与领导国防工程和导弹、原子弹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
陈士榘故居内展示了他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故事及书籍,还有他写的回忆录《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回忆解放战争的《天翻地覆三年间》。
陈士榘的儿子陈人康也参加了此次活动。他表示,作为革命后代,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中国故事讲好。
陈士榘故居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和革命精神。
在陈士榘故居及荆门烈士陵园,大家向陈士榘将军塑像及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默哀、鞠躬及绕场一周,表示敬意和崇敬。
北山,位于鄂中江汉平原西北部的荆门、钟祥两地边界山区,系秦巴山系余脉,自古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北山革命根据地是浴血奋战的红色热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到1949年全国解放,历经了26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北山根据地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目前查有姓名并由省、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有300余名,其中处于北山腹地的潘胡地区就有200余名。
3月31日下午,寻访团还参观了荆楚理工学院红色思政教育基地和艺术学院。
4月1日,寻访团成员走进京山,参观小焕岭“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和“新四军五师指挥部旧址”。小焕岭地处大洪山南麓龙凤寨余脉,位于京山新市镇西北边陲25公里,这里曾是中共豫鄂边区党委会和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所在地。
本次活动由中国红色文化联盟副主席、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兼湖北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红网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编辑部主任、湖北省黎民红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革命后代黄黎民组织。
中华英烈褒扬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革命后代刘滨,和来自北京、湖北的革命后代林爽爽、张晓龙、陈人康、刘煜滨、韦肖毅、李放、严群力、刘晓春、段文彦、黄思蓓,及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澄等20余人参加了活动。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