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蕲艾集团:以“非遗活化”驱动产业蝶变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4-02 11:17:57

蕲春艾灸疗法,承载着千年中医智慧与深厚文化底蕴,于2021年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非遗名录。这一独特疗法,以蕲春所产艾草为灸材,凭借其四百余年流传于当地的民间灸法,独树一帜,而在推动这一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征程中,蕲艾集团以“非遗活化”为核心,走出了一条产业升级的创新之路。

蕲春,这片孕育着神奇艾草的土地,所产蕲艾被称为“艾中之王”。相比普通艾叶,蕲艾香气更加浓郁,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叶揉之常成棉絮状,可入药,性温、苦、辛、微甘,有助于祛湿散寒、温经止血、安眠宁神、驱蚊等。早在明朝,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盛赞:“艾自成化以来,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自此,蕲艾被公认为艾草上品,其道地产区地位延续至今,深受历代医家推崇。

蕲春艾灸疗法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其灸材的道地性。选用蕲春蕲艾,其精油含量是其他艾草的两到三倍,热穿透力强,能更好地发挥艾灸的作用。其次,该疗法选穴精准,技法独特,这是四百余年民间实践的智慧结晶。

然而,传统非遗技艺在现代市场环境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让蕲春艾灸疗法焕发出新的生机,蕲艾集团积极探索“非遗活化”之路,通过打造蕲艾非遗工坊,将古法技艺与现代生产深度融合,实现产能与品质双提升。在工坊内,集团遵循古法,采用道地三年陈蕲艾,严格按照“非遗七步法”,还原古法制绒工艺,制作优质蕲艾条。

1.端午采收

精选来自湖北蕲春的优质蕲艾,蕲艾以其肥厚的叶片、丰富的绒和高的出绒率而闻名,精油含量是其他艾的两到三倍,这保证了蕲艾条的高品质。端午时节前后阳气最盛时收割,除杆晒干。

2.三年陈放

采摘后的蕲艾叶捆包或装袋,陈放三年,历经四季轮回褪去燥性。陈化过程中,艾叶的自然氧化过程使得其药效得以升华,挥发油含量适中,药性温和,更适合用于艾灸。

3.人工挑选

陈放后的蕲艾进入制绒环节,人工挑选除去枝秆和杂质。

4.石磨慢磨

用石磨慢磨,保留艾叶的原始香气与药效。

5.石臼捣熟

古代人捣绒,是用木槌将石臼中的艾叶经过数千上万次的捶打,将其叶肉部分捣碎,从而留下艾叶的纤维,使艾绒细腻柔软。木杵石臼艾绒,能够最大可能保留艾的药性,所以必须用存放足3年后药性更加柔和的艾叶制作。

6.三筛三选

竹制筛网三滤三选,艾绒纯度更高。粉碎后的艾叶会经过精细筛分,分离出艾绒和艾粉。艾绒用于制作艾条,而艾粉则可以作为其他产品的原料。

7.手工卷条

匠人会精心挑选艾绒,先要称重量,将其填充在桑皮纸等卷裹物中,使用可食用糯米胶,手工卷制成各种规格的艾条。这一过程需要匠人的巧手和耐心,保证艾条的紧实度和燃烧性能。

在传承非遗工艺的同时,蕲艾集团深知现代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与科学管理体系,对生产流程进行全方位优化与升级。在艾草筛选环节,运用现代检测技术,从源头把控艾草品质,确保每一片艾草都符合高标准。在产品制作过程中,结合自动化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严格遵循古法,让传统艾灸独特的疗效与特色得以完整保留。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不仅能收获实用价值,更能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蕲艾集团的“非遗活化”模式,既推动了自身产业升级,也为蕲春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工坊运营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以工坊为核心,蕲艾集团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从艾草种植、包装设计到物流运输,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此外,工坊传承的非遗技艺成为蕲艾文化亮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带动蕲春旅游经济发展,开拓经济增长新空间。

展望未来,蕲艾集团将继续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在弘扬非遗文化的道路上持续深耕,不断推动产业发展,让蕲春艾灸疗法这一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湖北蕲艾集团

责任编辑:梅益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