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余瑾毅、 通讯员周江敏、杨威)因先天性肌营养不良,26岁胆道疾病小伙手术风险巨大,武汉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制定分步手术方案,化解麻醉风险,顺利手术。
“我在当地医院复查肝功能等均正常,医生说我恢复良好。”4月1日,外地患者小陈向武汉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陈冬副主任医师报告复诊结果,并再次感谢医生为其解除病痛。
26岁的小陈(化姓),家住荆州市公安县,因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全身关节挛缩,且伴有严重的脊柱侧弯,从小无法平卧和行走,睡觉时必须佩戴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近六七年,小陈反复右上腹疼痛,确诊为胆囊结石。考虑到身体原因,一直保守治疗。春节后,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导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小陈出现发热、黄疸、休克等症状,当地医院建议转院治疗。经病友介绍,小陈转诊至武汉市第一医院利济路院区肝胆外科。
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加上胆囊结石,一般的患者常需要一次手术解决问题。但小陈既往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麻醉风险很大,尤其是肌松剂的使用可能导致术中术后呼吸骤停。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冬与麻醉科专家详细讨论后,为小陈制定了安全优先的两步走方案:先处理胆总管结石,待情况好转后择期行胆囊切除。
肝胆外科王威医生运用内镜技术将胆总管结石取出,恢复胆道的通畅性,小陈转危为安。快速康复后,小陈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全身关节挛缩和脊柱侧弯,常规的平卧位根本无法实施,小陈手术时也只能是蜷缩体位,另外他的腹部空间只有常人的1/10不到。陈冬、周江敏、杨威三位医生,克服了腹腔空间的狭小、胆囊炎症重、膝关节挛缩导致腔镜摄像头和手术器械不便操作等困难,经过5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顺利完成这台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陈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康复后顺利出院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