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 (记者黄磊、通讯员胡莉娜、刘媛)4月1日,春光明媚,在位于武汉市蔡甸区安福路与永兴街的交叉路口,回乡祭祖的新能源车主王先生将爱车开进国家电网充电站充电,自己和家人则坐下来喝茶。不一会的工夫,车便完成了充电,王先生不禁感慨:“现在开车回乡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随着清明假期的临近,祭祖、探亲、踏青、旅游等出行需求旺盛,交通出行迎来客流高峰。针对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上升、充电需求增加的情况,武汉各地及时增加充电桩数量,加强充电保障。去年,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积极推进湖北省政府农村充电设施“村村通”工程在农村地区落地,为全市3300多个行政村安装了充电设施,解决了偏远地区的充电难题,也极大地缓解了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切实为广大用电客户今春清明祭祖、走亲访友等绿色出行赋能。
现如今,武汉市蔡甸区已建成316个充电站点,包括有蔡甸街高庙村、奓山街星光村、索河街金龙水寨、消泗乡油菜花海等多个中大型充电站点,其中农村智能快充桩达170台,实现了所有街道、农村旅游景点和交通节点的充电设施“全覆盖。
“仅4月1日当天,在蔡甸区投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单日充电总量突破29.8万千瓦时,单日服务车辆数达1.47万台。”国网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新兴产业部主任肖磊说。
为了让客户有更好的体验,该公司注重优化充电服务流程,建立充电桩数据监测及故障排查机制,对业务量多、充电量大的站点,及时调配运维力量,打造“30分钟充电桩抢修服务圈”,确保充电桩的正常运行。农村供电所还设置了专人专责对偏远充电设施进行日常巡检维护,实行24小时响应用户诉求,引导用户正确规范使用充电设备,充分保障新能源车主绿色出行充电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