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力)阳春三月,春风拂面。近日,沿着小道一路爬上大冶市陈贵镇小雷山景区,独特的石松、石城、石床和石屋等景观尽收眼底,每一处都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无尽魅力。
小雷山
近年来,陈贵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文旅融合、全域振兴”为目标,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陈贵镇财政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精准投入、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精准施策,财政资金激活文旅资源潜力。陈贵财政所立足实际,统筹整合各级财政资金,结合“四化同步”试点,高质量建设环镇公路,构建起连接雷山景区至镇区20分钟的骨干交通网。
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标识系统、旅游厕所及公共文化、体育、休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均较为完善,尤其是江添受村和南山村建造的亲水驿站和知青驿站,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设施齐备、功能完整,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体验,从实地畅游中领略乡村地域文化的魅力,满足游客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支持“乡村田园综合体”“非遗文化体验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差异化文旅IP。
三根祠红色美丽示范村
创新机制,以财政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为破解资金短缺难题,陈贵镇财政所创新资金使用方式,通过“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
近年来,陈贵镇乡村发展投资集团公司在该镇共开发建设31个项目,投资了8000万元。后期将依托小雷山景区、大泉沟景区和天台山景区深挖人文内涵,打造“出门像景区,村村有景点,湾湾有特色”的文旅盛宴。
引入市场主体投资运营“生态农庄”“亲子乐园”等项目,财政按投资额给予10%-20%的补贴;并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文旅振兴贷”,为乡村旅游创业者提供低息贷款,累计发放贷款超500万元;
2024年,社会资本投入同比增长35%,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
特色民宿
民生导向,旅游红利惠及乡村振兴。陈贵财政所始终将“富民”作为旅游发展的核心目标,通过资金倾斜助力乡村振兴。
当地的景区保洁、导游、安保等岗位优先吸纳本地村民就业,带动近千人实现“家门口致富”;同时,扶持农户发展果蔬采摘、手工编织、特色餐饮等配套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经济;
“共同缔造”为景区联合发展“搭桥”。小雷山村围绕瑞云国医堂、泰伯纪念馆、雷山诗社等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国学文化、诗词楹联文化;石堰柯湾则打起“柯瑾”这张文化牌,围绕柯瑾故居做文章,打好修缮、保护组合拳。如今的石堰柯湾,村口“柯瑾故里”的门楼格外引人注目,柯瑾故居在修缮中得到更好的保护,村庄墙面处处都在讲柯瑾故事。
2024年,陈贵镇财政所围绕文化旅游、共同缔造分别投入221万、104万资金;陈贵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25%,乡村旅游成为强镇富民的“金钥匙”。
柯瑾故居
陈贵财政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托“千百工程”,围绕“湖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串联分散景点形成全域旅游环线;同时,深化“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协同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