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我儿子骑摩托车带我回来后,说去个上厕所,这才片刻的工夫,人就不见了。这可咋办哟!”3月25日晚7时许,大冶市陈贵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电话那头,一位母亲焦急道。
有人“失联”。很快,所长陈才和便得知消息。报警的是该镇堰畈桥村吴本二湾村民,称察觉到儿子吴某金,今年32岁,最近思想情绪有点不对劲,本想回家后问一下,帮着开解开解。但人却在天黑时,饭也没吃,一声不吭,突然跑了,手机也打不通。
“真是急煞人呐!”孩子母亲抽泣着,生怕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这也让陈才和的心不由得紧了起来。
随即,陈才和带领民辅警一干人等赶赴吴某金家中。
“大姐,你先别着急!快把情况详细和我们讲讲,不要遗漏每一个细节。”陈才和宽慰道。
了解情况后,陈才和当即决定,采用手机卫星定位的方法来找人。但突然信号中断,只能判断大概位置——人在王母山一带。
“王母山地势险要,涉及周边堰畈桥村、李河村、陈贵村3个村,区域范围广。况且夜幕笼罩,漆黑一片,山高林密,手机关机”。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陈才和一时也犯了难。
搜山?十多个人手,远远不够。
但人找不到,万一有个好歹。那将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想到这里,陈才和一刻也不敢耽搁,拨通了该镇政法委员余乐华的手机。
接到电话后,余乐华深知事情的厉害关系,亦不敢懈怠。于是电话一个一个,协调各方,寻求力量帮助。很快,该镇平安建设办、综合执法中心、市特警大队、市消防中队、3个村村干部数十人,便在王母山下集结起来。乡里乡亲的,见此情景,也有不少人自发加入其中。
一切准备就绪。交代完安全等注意事项后,大家化整为零、兵分多路——提灯上山。
一时间,山上呼喊声不绝于耳,手电灯发出的光闪烁不断,打破了黑夜山中的宁静。可任凭大家怎么喊,怎么找,始终找不到人影。
时间刷的一下,几个小时便过去了。很快到了次日凌晨。山上已搜了两遍,特警大队的搜救犬也出马了,大家一个个汗流浃背、喉咙冒烟,又累又渴,还是一无所获。
“这么大个人了,真是不让人省心呀!”孩子家人埋怨着透着担心,道,还是烦劳大伙们想想办法,帮帮我们。
“天太黑,视野差。这么摸黑找,也不是个事。”
余乐华、陈才和等人思忖着,商量道,打疲劳战,也无济于事。还是把人先撤下来,歇一歇,待天亮后再上山。
3月26日,早晨六点多,顾不得早饭,相关人员如约集结——二次搜山。
再次手机卫星定位,依然没有信号。
“除非人不在山上。要不然,一定可以找到。” 众人来不及细想。为今之计,只有边找边看,纷纷在山上辗转忙碌着。
功夫不负苦心人。上午十点多,手机卫星定位有了眉目——在王母山山顶某处,人最终找到了。
可算找到你了,知道你家人多担心吗?大家舒了口气,问了问情况,便把人带了回去。
“大伙都费心受累了。”看着吴某金平安无事,其家人激动得手舞足蹈,一边揩着眼泪道,真是担心死我们了,一边向众人鞠躬道谢。
“平安回来就好。”余乐华安慰道,把孩子带回去,好好睡一觉!照顾好!
回来车上,大家纷纷表示,忙活了一宿,人虽很累、心却欢喜,这事值得做、做得值。
“人命关天。这事换谁不做呢?”余乐华感慨道,都会做,何况我们还是党员干部。
3月27日上午,一位自称孩子伯伯的村民,给该镇综治中心送来一面锦旗——“统筹协调凝合力,为民解忧暖民心。”
“为民解忧,永远没有休止符。今后我们将加大对生活失意等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力度,早排查、早预防,提前干预,全力避免不幸事故发生。”接过锦旗,余乐华眼中透着坚定。(湖北日报通讯员 陈向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