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赵勇:新创元争做全球领先的芯片封装基板供应商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3-27 23:02:34



近期,武汉新创元半导体有限公司接连传来好消息——其产品在国内各大头部封装厂陆续通过验证,A轮融资也进入收官阶段,得到多家国内外知名大机构的投资。


在光谷未来科技城,成立仅3年多的武汉新创元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创元”)凭借“颠覆性技术创新”赢得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


“作为芯片封装行业的新秀,新创元将拥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力拓展高端芯片封装基板市场。”涉足90后、00后称雄的人工智能领域,55岁的赵勇没有丝毫的年龄焦虑。


深耕新型显示行业

生产世界领先的柔性OLED屏幕

供应小米爆款手机

Q

A
业界至今对您在TCL的辉煌业绩赞赏有加。请问您来武汉华星光电主持公司大局之前,对武汉有多少了解呢?

赵勇:我是云南人,毕业于清华大学,长年在广东工作,对武汉产业了解不多。直到2013年,东湖高新区招商专班的工作人员来TCL华星深圳总部拜访,我才深入了解武汉,得知武汉具备完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更令我没想到的是,为了引进高端面板项目,他们在华星光电总部附近驻扎了半年。当时,集团内部本来决定要将t3工厂项目落户惠州,但是武汉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热情以及光谷的产业基础打动了我们,这才有了武汉华星光电的t3、t4等工厂。

Q

A
您在新型显示领域深耕26载,为光谷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基地立下汗马功劳。这段经历给您最大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赵勇:我从深圳来到武汉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中国第一条6代低温多晶硅手机显示屏生产线,也就是t3工厂。此前,全球范围内的低温多晶硅6代线仅有3条。对中国来说,当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借鉴。我们设定了好多目标,有十几项技术规格都是全世界最高或首创的,成本、效率、产能等指标也都是世界领先的。经过几年努力,这些目标全部变为现实,至今t3工厂仍然是全世界规格最高、产能最大、效益最好的低温多晶硅显示屏生产线。


t3工厂建成后,集团交给我一项新任务——建设t4工厂,这是一条柔性OLED生产线。此前,三星、LG、京东方等企业都布局了相关产线,TCL华星是全球第7家导入OLED大规模生产线的面板企业。由于起步晚,我们又做了精准定位,即各方面都要优于其他产线,有20多项指标是世界领先或首创的。又经过几年努力,这些目标也都变为了现实。当时,小米10爆款手机使用的就是华星光电生产的柔性OLED屏。


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信,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创新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才能引领行业变革、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改换赛道再出发

天使轮成功融资5亿元

Q

A
建立t3、t4工厂后,您正处于事业巅峰期,却主动放弃高职高薪,从新型显示领域转入IC封装基板领域,是什么动力促使您改换赛道重新出发呢?

赵勇:2020年,武汉华星光电已经完成了柔性折叠屏的品牌客户产业化,实现了全球首创屏下摄像头的产品化,也是首次将柔性OLED屏供应给韩国三星的中国企业。可以说,我已经登上了显示行业的金字塔尖,感觉没有太多的挑战了。


当时,中美贸易之争的焦点是半导体行业的博弈,我看到了太多的叹息和无奈。那时,我刚好有机会接触到珠海创元的离子注入镀膜技术。我敏锐地感到这个技术在IC封装基板上将有革命性的突破。我毅然决然地离开舒适岗位,投入到封装基板这个相对比较新的行业。封装基板在半导体材料类的产业规模第一,比大众熟知的硅片还要多。而封装基板国产化率不到5%,像极了2010年时候的面板行业。如果我们能像面板行业一样,经过10年努力,把中国封装基板占全球的份额从5%做到50%以上,这将是再次为中国产业作出贡献的大好机会。


很多人也劝我说,本来可以安静地提前退休享受生活,干嘛要投入到这个艰难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旅程?因为我看到了这项技术能颠覆整个行业,能为中国在封装领域打破国外的限制、打破被卡脖子的局面,一举走到全世界领先。这样的前景深深吸引着我,我想要去把它变为现实。但是由于半导体行业有相对漫长的验证过程,这条路估计要走10年,但是我坚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Q

A
新创元初创时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如何带领团队破局?信心源于什么?

赵勇:半导体行业最讲究创新,但是对创新又极其的谨慎。这也给我们在技术导入上提高了难度,拉长了验证时间。另外一个关键就是资金需求。载板行业有100多道工序,大量设备需要进口,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密集型的制造行业,数十亿的资金筹措是我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两条线同时进行。我从一张PPT开始说服投资者和银行。


我印象最深的是公司成立后的第一轮融资,我们在无厂房、无设备的情况下,成功融资5亿元。我记得领投的启明创投董事长问我:“一般初创企业天使轮最多融资几百上千万,新创元会不会步子迈得大了点?”当时我是这样回应他的,“因为我们要做很大的事业,所以起步就要比别人高一些。”


当然,我也非常感谢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给予新创元极大的信任和支持。公司于2021年7月注册成立,2021年12月19日就打下第一根桩。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非常高。


新创元独创技术

封装基板的最细线宽达到1微米量级

Q

A
新创元独创的技术和工艺在业内处于怎样的水平?对产业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赵勇:新创元独创的离子注入镀膜技术解决了一个行业多年来都没有解决的难题,那就是厚膜电路中电导线和绝缘基材之间结合力的问题。


过去10年,封装基板中最细线宽的世界纪录停留在8微米,无法进一步变细,这并不是光刻的问题,而是结合力的问题。通过团队努力,新创元已经把这个天花板直接做到1微米的量级,彻底打破了国外的记录。线宽变细,布线密度就能加大,特别在算力芯片里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世界的焦点技术就是玻璃基板。玻璃在300度以下的环境变化中,尺寸保持稳定,不会产生翘曲。以玻璃作为芯片封装的绝缘介质,降低了高端大尺寸算力芯片的封装成本,提高了算力性能,而算力增加能够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在这个细分领域,新创元目前的研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玻璃基板有机会成为中国领先全球的一个制胜点。

Q

A
您曾说过“IC封装基板未来可期”。新创元的发展情况是否验证了您当初的判断?

赵勇:公司成立三年多以来,各种发展不仅验证了我当初的设想,更令我想不到的是,人工智能比预想来得更快更猛烈。我们要加快步伐跟上并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武汉仅有我们一家做封装基板的企业,各级政府也寄希望于我们。我们将不负重托,努力把这项事业做大做强,为武汉乃至为中国的半导体事业,把芯片封装基板产业做到全球领先。除了资金和技术这两个门槛,封装基板行业的导入时间比较长,创业者要耐得住寂寞,坚持到最后才可能成功。

Q

A
新创元有哪些计划和目标?您预计IC封装基板何时能够实现国产替代?

赵勇: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扩大高端芯片封装基板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实现突破。同时,我们将发挥新创元独有的技术优势,在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多样的解决方案。接下来几年,新创元将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国际市场,力争成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封装基板供应商。预计未来3至5年,封装基板在高端市场的国产替代率将达到30%。


年轻人是公司的主力军

90后、00后占全公司人数的一半多

Q

A
创业者和光谷是双向奔赴的关系,您曾入选光谷3551领军人才。您认为光谷能够留住人才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赵勇:光谷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完善的产业链、开放的创新环境和优越的政策支持。光谷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还通过人才计划、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这种“产业+人才+政策”的生态体系,让光谷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武汉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居全世界第一,而且很多高等学科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很重视大学生资源,90后、00后占全公司人数的一半多。新创元有完善的应届生培养机制,优秀者有机会晋升为管理层。大批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武汉发展产业有优势

惠企政策降低了企业的

研发成本和市场风险

Q

A
武汉市出台的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对于初创型企业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赵勇:武汉市出台的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对初创型企业最大的帮助是降低了研发成本和市场风险,特别是在税收优惠和人才引进方面。

Q

A
当下,武汉正在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您丰富的产业经验来看,武汉具备哪些优势?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赵勇:我在沿海地区待了20多年,那里民营经济很活跃,创新氛围也很浓厚。但是武汉有自身的优势——武汉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养普遍非常高,他们懂产业,也具备创新思维和前瞻眼光。这也是我选择在武汉成立新创元的原因。而新创元填补了武汉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封装基板的空白,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当然,武汉要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发起冲击,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二是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三是优化政策环境,提升企业的创新活力。


来源:中国光谷人才特区

责任编辑:张希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