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团风县回龙山镇崔铺兴村:党旗领航,跑出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3-26 09:34:08

崔铺兴村位于团风县回龙山镇东南部,全村版图面积6.2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623户2123人。近年来,崔铺兴村立足本村优势,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跑出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余万元。

建强组织,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火车跑的快,要靠车头带,党组织坚强有力了,大家底气才会更足,事情也就好办了。”谈起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党总支书记王先明说道。

崔铺兴村积极探索“支部引路、两委牵头、党员示范、产业铺路”的发展思路,借助村民代表大会、塆组会等渠道搭建党员群众“议事、处事”平台,与农户进行现场讨论、实践摸索,研讨出以“支部+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推进党建工作与村集体经济同频共振、互促互融。同时,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累计邀请农机、农技专家深入塆组开展专业技术培训12次,切实提升了村民种养殖能力。将懂技术的“土专家”、能发展的“田秀才”、有情怀的“带头人”纳入到村集体经济发展队伍中来,持续选优配强村级后备力量10人,全力打造人才雁阵格局。

d9083cb1dfed5bf804c2613fddb56c0.jpg

产业带动,催生村集体经济发展新业态

崔铺兴村立足本土自然资源和种养殖优势,流转土地600余亩,先后成立了峰英、辉煌、坎立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深化“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蛋鸡、肉牛养殖、香菇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

“创办合作社的初心,就是让更多的失业失地农民回归土地,抱团致富,种更多的产品,获取更多的收益。”辉煌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人王志忠说。先后成立的合作社带动了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促进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9万元。此外,崔铺兴村坚持项目为王,发展为要,积极争取新型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支持,通过“财政扶持+村级自筹”的方式,在九组新建2200平方米蛋鸡养殖基地,实现年均蛋鸡育雏40万羽,增加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1万元。引进肉牛标准化生产模式,推动优质肉牛综合项目发展,实现年出栏规模400余头,产品出口供港,远销各地。

6b6e8d8fa40f6d0cce29020a6f434fa.jpg

资源盘活,释放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活力

“如今的崔铺兴村由原先的几个村合并而来,村里有些土地经过历届班子调地、村湾合并等,已经分不清口粮田、承包地、宅基地。可以动员党员们进行实地清查,对闲置的土地合理利用”。塆组会上,老党员吴祝平提议到。

为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村书记王先明带领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先后深入田间地头20余次,实地查看了解情况,把全村的闲置资源资产摸了个“底朝天”,清理出148亩山林、129亩水面,全部收归到集体名下。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一资源一方案”,结合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市场价格对外发包,通过土地入股、租赁经营等方式整理盘活原本零散、闲置、低效用地,有效推动了存量资源与产业发展融合,为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近9万元。

d113d5a9e364468b7b84c4804d2a159.jpg

下一步,崔铺兴村将继续深化党旗领航,聚焦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探索更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来源:团风党建)

责任编辑:何顺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