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距今4亿—5亿年!利川市毛坝镇发现叠层石化石
湖北日报 2025-03-25 17:49:14

图为叠层石化石。

湖北日报讯(记者蔡俊、通讯员曾芳、陶鹏)3月25日,利川市毛坝镇地质考古传来重大发现,在该镇三湾至楠木村委会的半坡地段意外挖掘出一尊重达千斤的奇特石像。经权威专家现场鉴定为距今约4—5亿年的叠层石化石,这在该镇尚属首次发现。

据悉,化石发现地位于楠木村村民田云奇的农场旁。3月22日,施工队正在处理农场旁的渣石,挖掘机作业时意外发现了这块造型奇特的巨石。在同一地点,施工队又于23日下午挖掘到一块形似娃娃鱼的巨石。这两块巨石除栩栩如生的造型外,石体表面一圈圈神秘的纹路尤为引人注目。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旅游地质与地质遗迹调查研究中心主任陈小龙前往现场勘查后确认,这两块巨石表面的纹路为叠层石,是一种遗迹化石。

“叠层石是远古蓝藻生存的遗迹,属于遗迹化石的一种。”陈小龙解释,这些蓝藻大约生活在4亿—5亿年前的海洋中,与毛坝镇著名的三叶虫化石大致属于同一地质年代。

这一发现为毛坝镇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增添了新成员。据悉,在2023年年底和2024年年初开展的文旅资源普查工作中,项目组在利川发现了45处古生物化石点,毛坝镇就占到了30处,以三叶虫化石为主,种类和数量均居湖北省首位。毛坝镇还于去年通过了中国地质学会第四批地质文化村(镇)的评定,正式获批挂牌筹建“恩施州利川市毛坝三叶虫地质文化镇”。

陈小龙表示,继此前发现的三叶虫化石和夹壁村遗迹化石之后,此次叠层石的发现是毛坝镇古生物化石研究领域的又一突破,进一步丰富了毛坝镇古生物化石的种类,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地质意义。

责任编辑:王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