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成为“城市梦想合伙人” 编撰《牛扎坪村志》有感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3-25 15:09:16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马毅洋)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我和这座城市的种种机缘作为铺垫,没有自己从新闻报道当中注意到今年元月18日宜昌城发集团挂牌成立的消息,便决然不会有自己主编的《牛扎坪村志》交付出版后选择“下山”“回城”、有幸应聘到宜昌城发集团旗下桃花岭饭店、翻开职业生涯新篇章的我站在你们面前。

缘起:一部村志

我,一个从小在都市长大的90后,一个有乡愁却没有乡土情结的年轻人,2015年9月从广州务工回到宜昌后,跟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投身自主创业,于“宜昌城市后花园”点军区点军街道牛扎坪村开办起了中式传统文化会馆——艺品石家,过上了在宜昌城乡之间辗转的“候鸟”生活。

2019年2月春节前后,再次踏上求职道路的我,偶然接受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姜少华发出的诚挚邀请,出任《牛扎坪村志》主编兼执行主编。随后,我同我的搭档、村党支部覃宗典老书记一道,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史志编写态度为引领,在新冠疫情暴发后仍潜心甘坐“冷板凳”,查阅史料、访谈村民、田野调查、增删修改……“皇天不负有心人”,“守得云开见月明”,2021年6月,书稿得以顺利通过由点军区档案馆(区史志研究中心)组织的终审,成为全区首部获准出版的村志,并于今年春节前交付长江出版社,预计将于2023年中期出版发行。

纽带:一篇建言

坦率地讲,在旁人眼里,我所编著的《牛扎坪村志》,不过是对宜昌全市1330余座行政村之一的历史的梳理,是一部内容相对枯燥、冷门的史料文献,更适合入藏各类图书馆、档案馆,方便后人查阅;但在我看来,编好这部村志,有望成为这座村庄“蝶变”、腾飞的钥匙、敲门砖——不仅有利于从文化层面赋能乡村振兴,而且有助于该村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助力村民走好共同富裕道路,意义之深远,莫可等闲视之。

十年,神州沧桑巨变,宜昌亦不例外。牛扎坪,无疑便是这样一扇观察宜昌这座省域副中心城市“蝶变”的一处切入口:就在十年前,这座地处西陵峡口南岸、素有“葛洲坝上第一村”之称的城郊村,还是市级“插花贫困村”,距离实现全面小康尚存在不小差距;而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湖北旅游名村”“宜昌城市后花园”“宜昌乡村振兴‘城郊样板’”,并且被划入宜昌城市“中优”战略和宜昌科教城规划范围,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令人惊艳,特别是每逢周末节假日,通过自驾或跟团前来看野生猕猴、品尝农家乐、采摘四季小水果、领略大美峡江风光的市民游客纷至沓来,“牛扎坪”三字名气逐渐不胫而走。

正是出于“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共同做大蛋糕”这样一份朴素的社会责任感,面对牛扎坪村这样一个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却长期面临独特发展困境的城郊村,工作之余,我不禁从一名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一名普通市民身份切入,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帮助它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棋局”当中找到自身位置、比较优势,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尽快改变落后发展面貌,逐步走上农文旅融合、城乡融合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的共同富裕“康庄大道”?

为了找到解题之道,三年多来,我从了解该村美丽乡村规划方案入手,由点及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渐拓展到关注宜昌城市规划建设动态,以更开阔视野积极融入宜昌城市发展“大棋局”:随之而来的是,对于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路网布局、城市公建配套、城镇化演进规律与趋势等等,我更加了然于心;除此以外,得益于艺品石家这方宝贵平台,我也依托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表现形式,探索利用网络论坛社区、微信公众号、头条号、视频号、抖音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推介牛扎坪文旅品牌形象,不但让更多市民、游客有机会关注到了这里、走进了这里,而且说不定能成其为一座“连接之桥”,让更多潜在投资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里,跨越山川江河,将地方经济发展繁荣所必不可少的项目、资金、人才等市场要素引进到这里,“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直到2021年元月湖北省“两会”召开前夕,我暗下决心,趁着姜书记作为省十三届人大代表赴武汉与会契机,以手中之笔尽己所能参与建言献策,为牛扎坪村、点军街道、点军区乃至宜昌市争取一笔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红利碰碰运气、“吼一嗓子”:

既然大家本是受益于城市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都说“要致富,先修路”,那么,不妨先从新建一座长江大桥破题开篇罢!

于是乎,这,便成了后来我作为幕后人士自行撰写题为《关于新建西陵峡口过江通道,优化宜昌城市道路交通布局的建议》的人大建议案,并请姜书记署名,代为提交给省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动力所在。

而我也没承想,建议提上去仅仅半年之后,省、市两级有关部门不但采纳了我在建议案中提到的高等级公路、桥梁宏观走向(夷陵区黄花镇—牛扎坪村—点军区桥边镇—长阳县高家堰镇),而且可谓扳动了“历史铁轨的道岔”,对已列入《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的陡山沱过江通道及接线(注:该项目此前规划选址于夷陵区348国道陡山沱汽渡附近,现已命名“宜昌城市高速西部环线”)选址进行了优化调整,将线路“取直”途经牛扎坪,更是将该项目列入《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清单,力争今年底前开工建设其中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南津关长江大桥。以一篇数以千字的建议,换来一个投资额过百亿元的重大交通基建项目——相比于发表诗词文章所对应的那点微薄稿费,去争取一下发展红利、民生福祉这笔到不了个人银行账户、实际上丰厚得多的“稿费”,无论怎么看,都令我觉得这点付出是值得的。

受此激励,早在今年元月省“两会”召开前两个月,我便再次相继自行撰写了五篇建议案,内容分别聚焦宜昌建设“清洁能源之都”、发展城市文化旅游产业、服务科研创新与深化宜昌科教城规划修订、城乡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等市民们共同关心的议题,再次请姜书记署名,代为提交给省第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

展望:继续“架桥”

《论语·雍也》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华严经》亦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已过而立之年的我,正是在如此的生活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忘初心的可贵,意识到成人达己、适度放大人生格局的必要性。接下来,不论今年提交的上述建议是否能像去年那样获得响应,我都“尽人事,知天命”了,可以无悔矣。

伴随年龄的增长,我更加认同鲁迅先生寄语青年的那段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既往不恋,未来已来。希望自己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继续不忘初心,继续秉持互利共赢理念,当好“城市梦想合伙人”、桥梁与纽带,在共同缔造美好新宜昌道路上架起更多有形的、无形的桥,渡人渡己,为在这个有幸身逢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里做点小事、发些微光。

责任编辑:朱敏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