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冯袁玥 通讯员倪敏 孙妮
3月23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25年中国巡演再访武汉。音乐总监吕嘉率领乐团,携手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钢琴家张昊辰一同登台琴台音乐厅。这场东西方浪漫主义对话由瓦格纳歌剧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前奏曲及选段“爱之死”开启,钢琴家张昊辰带来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下半场则为观众带来中国作曲家姚晨创作的《造园》,并以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再来武汉,音乐家们对这里赞不绝口。宋元明唱完上半场后兴奋地说:“今天唱得太过瘾了!”她坦言,在她看来,琴台音乐厅的设备条件、舞台设计等硬件是中国最好的。与宋元明一样,张昊辰也毫不掩饰对琴台音乐厅的喜欢,“提到武汉,我就会第一时间想到这儿。”
此外,乐团还前往南京、广州等地,首次亮相成都并为“第五十三届香港艺术节”作精彩闭幕。在廊坊,乐团还举办了大型公益演出。
代言国家大剧院品质,联结首都和全国观众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此次开启国内六城联动巡演的文艺征程,既是一场高水平的艺术交流,也能让各地观众领略国家文艺院团的文艺风貌。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每次国内巡演都在巡演路线、曲目作品和演出阵容上用心良苦、精心策划,用乐团总经理任小珑的话说:“连续三次中国巡演的方案,一定是最能代表乐团风格实力、理念情怀的精彩选曲,一定是最能与乐团心心相印、珠联璧合的顶尖阵容,也一定是最原汁原味的国家大剧院艺术品质、特色和风采的体现。”
乐团音乐总监吕嘉则认为,乐团每次走出北京都心怀同一个愿望,那就是“不仅必须展现出乐团自身最好的水准面貌,更要努力攀登当代中国交响艺术的最高境界”。
强强联合,呈现中国交响好声音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对中国巡演的理念思路和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在此次的曲目选择和阵容安排中。从吕嘉、宋元明和张昊辰组成的全明星阵容,到响遏行云的浪漫主义巅峰大作,到充满现代东方精神的中国新作,以这样的“顶配组合”为各地观众奏响中国交响好声音,正是乐团此行在艺术上的重要期待。
作为音乐总监再次执棒巡演的吕嘉,正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细腻、丰富、灵动而蓬勃有力的标志性风格的塑造者,他以深厚的德奥音乐造诣带给乐团严谨厚重的精神,也以意大利歌剧的历练赋予乐团优秀的歌唱性传统。英国《留声机》杂志近日在评价吕嘉和乐团的布鲁克纳全集录音时说:“从声部独奏与乐团合奏表现看,很难相信这居然不是欧美顶尖乐团的演奏。”
横扫德沃夏克等六大声乐赛事金奖、被奥地利评论家赞为“纯正的大抒情女高音”的宋元明,被称作当代中国声乐界“令人瞩目的一抹亮色”。张昊辰则状态如日中天、日益走向成熟,也恰好是本乐季的国家大剧院驻院艺术家。在乐团首席李喆看来,宋元明、张昊辰和乐团默契互信、情同手足,堪称乐团多年来最亲密、最信赖的艺术伙伴,也必能在此次巡演中与观众携手创造出最动人的音乐瞬间。
三位艺术家和乐团联袂呈献的四部巡演作品,时空上虽跨越中西异域,精神上却共沐日月同天:从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及“爱之死”生死边缘的明灭之光、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神秘主义的热烈癫狂,到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极尽炫技的璀璨色彩、姚晨《造园》荡漾中国文化气韵的精神寻根,把横贯东西的浪漫主义精神、古往今来对生命意义的万般终极追问汇聚一堂,给观众一趟酣畅淋漓、极致体验的心灵壮游。
音乐会结束后,乐迷朋友们很快便在音乐厅前厅排起了长队,等待艺术家们的签售,大家不仅在音乐会现场毫不吝啬地献上热烈的掌声和欢呼,更希望能抓住宝贵机会和艺术家们当面交流。
一路向南,活动与公益先行
值得一提的是,乐团首次将公益活动纳入整体巡演规划,希望为全国范围内的更多青少年创造感受艺术的机会,这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一直以来坚持实现的理念和目标:使音乐之美融入生活、触手可及。
在本场演出前,乐团为武汉的乐迷朋友们开放了公开排练,近300位观众到场提前欣赏到了乐团精彩的演绎,而在接下来的巡演中,乐团也将解锁更多的艺术活动,如名家分享会、弦乐大师班等,与当地不同年龄层近距离交流互动。
巡演的征途才刚刚开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继续与音乐总监吕嘉、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和钢琴家张昊辰一同上路,把这份“浪漫”带至成都城市音乐厅、广州大剧院及香港文化中心,在为第五十三届香港艺术节做重磅闭幕的同时,也为此次中国巡演画上圆满的句号。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