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丹)春意渐浓,万物复苏。走进土关垭镇羊肚菌种植基地,黑色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它们簇拥在一起,灰褐色的羊肚菌如繁星点点,撑起饱满的“小伞苞”,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散发着沁人清香。种植大户付兵正穿梭在菌棚之间,笑靥如花,丰收的喜悦在春日暖阳中荡漾。他介绍,今年预计采收鲜菌300公斤,产值约15万元,带动20余名村民务工增收。
据悉,付兵是一名退役党员,2008年退役回乡创业,他和妻子都有乡村情结,他们自产自销农家野菜、茶、土蜂蜜等,电商和实体线上线下同步经营,收入可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羊肚菌市场前景广阔,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种植。尽管此前毫无相关经验,但他用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信念,2022年,他流转8亩土地,带动20余人就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增收,形成示范效应,成为村集体“领头雁”。小小的羊肚菌不仅撑起了乡亲们的“致富梦”更是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从“门外汉”到“领路人”,他远赴广西学习技术,与专家探讨种植难点,从零散试种到规模化经营,他不仅自己致富,还雇佣脱贫户和闲置劳动力,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数千元。 食用菌成为土关垭镇的特色产业。 如今,每到羊肚菌收获的季节,种植基地便热闹非凡。一筐筐新鲜采摘的羊肚菌被运往销售市场。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付兵还积极探索羊肚菌深加工产业。他引进先进的烘干、包装设备,将部分羊肚菌加工成干品,提高了产品的保存期限和销售价格。同时,他还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家乡的羊肚菌走向全国各地。
春日的羊肚菌大棚,不仅是丰收的画卷,更是乡村振兴的缩影。从退役军人到产业带头人,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融合,羊肚菌不仅为春日增添生机,更铺就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小小菌菇化作强村富民的希望,羊肚菌成为强村富民的“主力军”,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时代新图景。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