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江陵:查改治一体发力 守好村集体“家底”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3-19 17:03:41

农村集体“三资”一直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也是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领域。2024年以来,江陵县纪委监委将村级“三资”管理作为“点题整治”重点,紧盯村级资产资源清查、村级合同清理、村级债务清收、村级工程清算等方面重点内容,贯通监督力量、创新监督举措,监督、办案、治理一体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

完善协同机制整合监督力量

“拖欠的17万元吊瓜基地承包金已全部收回,并上缴到村集体账户……”前不久,江陵县资市镇纪检干部在开展“回头看”时,该镇青山村党总支书记范后林介绍。此前,该县纪委监委在进行专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青山村存在吊瓜基地承包金拖欠未交问题,随即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反馈,及时督促对该笔资金予以追收,避免集体资金流失。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线长面广,涉及层级、项目、资金多,监督难度大,必须坚持联合作战、贯通发力。2024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一方面积极探索“纪审”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专业优势,重点聚焦2022年以来村级财务收支、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使用、村级债权债务等情况,组织对3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专项审计,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快查快处。另一方面,积极与农业农村、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协同督办工作机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对全县10个镇(管理区)、120个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立行立改问题现场督促整改,其他问题纳入问题台账,督促定期销号。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积极建立“县统筹抓乡促村”工作机制,紧盯责任空转、违规使用资金和处置集体资源等问题,统筹纪检监察室、乡镇纪委、村委监督委员会力量,采取明察暗访、座谈了解、查阅资料、约谈提醒等方式开展联动监督,倒逼提升“三资”管理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展联合专项监督检查9次,发现“三资”领域问题473个,推动解决问题446个,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移送问题线索31条,对工作不力的乡镇和县级职能部门“一把手”谈话提醒5次。

图片

▲江陵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白马寺镇桂花社区检查“小微权力”运行情况

依托科技赋能精准发现问题

“村集体的钱花到哪儿去了,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现在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每一笔账我们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面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该县白马寺镇新口村村民马大姐说。

为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该县纪委监委对标“情况明、家底清、数据实”要求,依托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系统,对系统内所有村(社区)的9992宗资产、929宗资源进行了全面起底筛查、建立台账,进行动态化管理、实时化监控,为开展集中整治夯实基础。督促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充分利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定期更新各村“三资”底册、经济合同、发包处置等情况,推动“三资”“家底”晾晒在“阳光”下。

在此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推出“码上监督”智慧监督系统,紧盯资产资源清查、合同清理、债务清收、工程清算等重点内容,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比对、筛查预警,着力纠治“三资”领域背后“责、风、腐”等违纪违法问题。同时,将农村集体“三资”纳入乡村振兴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碰撞比对发现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违规处置集体“三资”、强占资源、侵占挪用等红色预警信息13条,向农业农村、财政等单位和相关乡镇交办异常数据700余条,查处问题35个,推动整改“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84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个。

注重类案分析堵塞管理漏洞

“江陵县马家寨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康锐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目前正接受江陵县监委监察调查。”前不久,“清廉江陵”公开通报一则审查调查信息,引发广泛关注。

案件查办是最有力的监督。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坚持将案件查办作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重要抓手,紧盯侵占挪用、资金使用不规范、违规处置集体“三资”等突出问题,依托3个办案协作区,通过领导包案、交叉办案、提级办理等方式,办理涉“三资”问题线索79条,累计立案6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人,追缴资金106万元,持续释放全面从严的强烈信号。

案件查办不是目的,推动长治长效才是关键。在案件查办的过程中,该县纪委监委同步开展个案挖掘与类案分析,深入研判同类案件特点和案发规律,深挖同类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深层次矛盾,切实以个案办理带动类案防治、推进面上治理。

针对2024年查办的79起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相关案件暴露出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交易不公开、收入不记账等共性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补齐短板。聚焦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问题,采取“一事一清单一流程图”模式,梳理细化“四议三审两公开”、涉农项目等23项小微权力运行清单,标明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项,同时探索村干部及其近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备案制度,对10项涉权事项进行公开、备案,有效防治村干部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腐败问题。聚焦交易不公开问题,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行为的通知》,织密制度笼子。聚焦收入不记账问题,督促各乡镇因地制宜制定“三资”管理规范性制度,完善报账流程,全面加强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和资产监管。截至目前,已推动完善和建立“三资”管理相关制度72项。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资产资源管理、合同协议履行等群众关切的问题,下沉一线、靶向监督,织密织牢监督网,切实守护好村集体‘家底’,让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沈航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