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艾世蔚)3月18日,丹江口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通过创新“速调快裁”机制,仅用6天时间,就高效化解了一起工伤待遇争议案件,既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也彰显出当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新成效,赢得双方当事人一致好评。
据了解,案件当事人张某2023年9月在贵州建工集团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丹江口经济开发区移民产业园工作期间不慎受伤,2024年3月26日经市人社局认定为工伤,2024年11月25日经十堰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八级伤残。
此后,张某与贵州建工集团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就工伤待遇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遂于2025年3月12日向丹江口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各项工伤待遇共计35.7503万元。
为尽快化解纠纷,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丹江口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立即启动劳动争议速调快裁机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仲裁员认真梳理案情,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并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释法明理,分析利弊。
最终,在仲裁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于2025年3月18日达成一致意见,公司同意一次性支付张某工伤待遇赔偿金25万元,并当场履行完毕。张某对调解结果十分满意,对仲裁员高效、专业的工作作风表达了诚挚感谢,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真是太感谢了!”
丹江口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速调快裁机制不仅提高了仲裁办案效率,也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近年来,丹江口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速裁试点工作,构建简案速调模式,对简单案件进行快立、快审、快结,将办结时限由45个工作日压缩至10日内办结。同时,通过“一站式”多元联处机制,整合多方资源,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调解服务。自速调快裁机制实施以来,丹江口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已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速裁案件123件,其中调解结案120件,裁决结案3件,80%以上案件办案时限控制在10天以内。这种高效的工作模式不仅减轻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还提升了仲裁工作的质效,得到了企业和劳动者的一致好评。
丹江口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速调快裁工作模式,努力为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仲裁服务,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