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承奋斗之志
绽教育芳华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记巴东三中语文学科教坛新秀 刘玲
编者按
“讲台虽小,能载千秋伟业;烛光虽微,亦照万里山河”。教育是一场爱的坚持,一场温柔的修行,一种不变的情怀。千千万万教师的故事,都是教育大河的一滴水、一粒沙,以独运的匠心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刻字绣花。
教育初心如磐·逐梦之旅始航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
“很感谢在我的学习生涯中遇到了很多的良师,他们不仅启迪我的智慧、教会我知识,还树立我的自信,让我走出大山、走出贫穷,我希望我也能像我的老师们一样,唤醒更多的大山孩子,让他们走出大山。”带着这份信念,大学毕业后的刘玲老师从武汉来到了巴东,扎根在了这座峡江山城中。
当问及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做一名老师的,她自嘲着说“我是从小立大志”,小学时政治书上有一幅插图,画面内容是一位小女孩身处黑暗的背景里,她的面前放了一本书,书前点了一只蜡烛,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深深的震撼了她,从此便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后来上初中遇到了对她影响最大的语文老师——满雪梅。她至今都还记得满老师在她作文本上写下的那句“成功属于奋斗不息的人”,至此她对语文老师这个职业的热爱便播撒于她年少的心田,生根发芽,繁茂生长。这份热爱不仅影响了自身命运,让她从一名厌学学子,凭借勤勉奋进,成功考入理想学府,更在其心间深植伟大志向 ——成为一名能启迪学生心灵的师者。2018 年,她满怀热忱,踏入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开启教育征途,于语文教学岗位默默耕耘,以智慧之犁、爱心之泉,照亮学生前行之路。
教学精耕细作·育李培桃倾囊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
为师者,惟匠心以致远,当臻于至善。于教学的广袤天地间,刘老师仿若勤勉的农夫,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每一堂精心打磨的课程,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与智慧。她似虔诚的探索者,深入教材的幽微深处,以深厚扎实的专业学识夯筑教学基石,又巧妙运用灵动创新之法,将晦涩知识化为趣味盎然、魅力四射的知识盛宴,引领学生悠然畅游于语文知识的浩渺沧海。她独具匠心,深谙因材施教之妙,以细腻目光关切每位学子的成长需求,用饱含鼓励的眼神、耐心细致的指引,如春风化雨,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教研勇探新路·创新奋进累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她除了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师,还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在教学研究领域,刘老师积极进取,成果丰硕。她与同组教师并肩同行,深入探索语文教学的幽奥,共同研发的教学设计在巴东县、恩施州、甚至湖北省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尽显团队智慧风采。其个人于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如《如何在高中语文作文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及《小议高三语文复习备考中的德育渗透》,皆荣获一等奖,为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与德育融合贡献珍贵经验。此外,在 2023年12月“好教育联盟” 举办的 “同课异构” 教学比武大赛中勇夺桂冠,精湛教学技艺展露无遗。近期,她主持的课题 “基于新高考模式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荣获研究成果一等奖,这无疑是对她长期教研耕耘的高度赞誉。
精神薪火相传·点亮希望灯塔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刘老师以自身经历,深刻阐释了一句话对学生成长的磅礴力量。她既是知识的受益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育精神的躬行者。她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每一项研究成果,皆如璀璨星光,照亮学生成长的漫漫征途,亦为教育事业增添绚丽华彩。展望未来教育征程,刘老师定将继续砥砺奋进,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使 “成功属于奋斗不息的人” 这句箴言,在更多学子心间播撒希望之种,绽放绚丽之花。
教师名片Introduction
刘玲,毕业于湖北大学,现任教于巴东三中,中学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从教多年,始终秉持着“用心教书,用爱育人”的理念,在语文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
2023年“好教育联盟”主办的第五届“同课异构”教学大比武荣获语文一等奖。
2022年撰写的论文《如何在高中语文作文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2023年撰写的论文《小议高三语文复习备考中的德育渗透》分别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2022年与同组教师一起研制的《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小说单元的教学设计》先后被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恩施州教科院评为三等奖,被巴东县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学成果”。
2023年被聘为高考阅卷员。
2024年课题《基于新高考模式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荣获研究成果一等奖,连续三年被中共巴东三中工会委员会评为“三八红旗手”,连续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指导教师”。
来源: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