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 (记者龙华、通讯员陈有为、王传志、吴蔚)年仅38岁的女士就得了严重颈椎病,本应“弹性十足”的颈椎韧带却变成了坚硬的骨头压迫脊髓,行走困难。通过创新手术改造变形的颈椎,她逆转了一步步滑向瘫痪的危机。“低头族一定要当心这种疾病!它的发病正在年轻化。”医生提醒。
38岁的黄女士来自孝感,患有颈椎病多年,在多家医院就诊后,由于害怕手术治疗,担心并发症,于是长期采用针灸、理疗、药物等保守治疗。近年来,黄女士手脚麻木、走路不稳且症状不断加重,面临瘫痪风险,最终选择来到武汉协和医院治疗。经过该院脊柱外科陈超教授详细检查,黄女士被确诊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继发性颈椎椎管狭窄伴脊髓压迫症”。
陈超介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就是病变的韧带变成了坚硬的骨头,骨化的韧带会压迫颈椎内的脊髓,脊髓若不堪其重,突然“引爆”,人体下肢就会失去指挥,出现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
针对黄女士的病情,协和骨科主任杨操召开了全科术前讨论会及多学科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新技术——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术(ACAF)来进行治疗。“该技术为我们中国医生首创,同时具备前路直接减压的手术疗效和后路减压的安全可靠性,可精准控制骨化复合体的前移距离,在彻底解除脊髓压迫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颈椎稳定性。尤其适用于后纵韧带骨化范围广、脊髓压迫严重的患者。”杨操表示。
2月25日,在杨操的指导下,陈超团队全程在显微镜辅助下对黄女士实施了手术。手术有效扩大了被“挤压”的颈椎椎管面积,降低了椎管狭窄率,从而“释放”了受压迫的脊髓。术后,黄女士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状显著改善,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五天后顺利出院。
陈超教授团队为患者手术。
杨操介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引起脊髓损伤、导致肢体瘫痪甚至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被称为“颈椎退变疾病之王”,其高致瘫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针对年轻人颈椎病高发现状,陈超教授提醒,由于长期低头伏案,走路也时刻不忘看手机,容易导致颈椎反弓、肩颈酸痛,长此以往容易诱发颈椎病导致脊髓神经受压。若出现上肢顽固性疼痛、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科学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出现神经功能不可逆损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经常做颈椎保健操,颈椎后仰训练,不做“低头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