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三峡大学教师首次在国际期刊《自然》发文 为长江智慧水利建设提供新视角
湖北日报 2025-03-13 20:34:31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泽牧、通讯员马国贞、熊晓琳、杨叶)3月11日,三峡大学教师为第一作者的评论文章“How a vast digital twin of the Yangtze River could prevent flooding in China”,首次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为中国长江的智慧水利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文章由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青年教师王骁鹏博士联合智慧长江与水电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学者共同发表,王骁鹏为第一作者。

长江流域水工程体系庞大,流域内有5万多座水库、堤防长度约3.4万公里、国家蓄滞洪区46处,此外还有大量水闸、泵站以及重要的引调水工程。

据了解,文章借助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了长江流域数字化模型,对流域内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航运调度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准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

“能被《自然》选用,十分高兴!”王骁鹏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他的文章涉及智慧长江这一领域,国内在这方面的探索也卓有成效,这可能是文章被选用的主要原因。

“这篇评论文章不仅是学校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果,也为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增强了信心,为智慧水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峡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科研人员形成更多重大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陈玉萱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