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道路中,民生是一幅宏大且细腻的关键答卷,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亦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与担当。只有书写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答卷,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才能将发展的累累硕果切实转化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共绘美好繁荣的社会蓝图。
做好民生“判断题”,校准惠民服务“指南针”,搭建幸福“连心桥”。在民生建设的道路上,我们时刻面临着价值判断与是非抉择。是先发展经济再关注民生,还是经济民生协同共进?答案无疑是后者。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民生改善则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者相辅相成而不可偏废。回顾历史,我们曾因过度追求经济增速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给民生带来了隐患。步入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然深入人心,这便是我们对发展方向的正确判断,对民生路径的实时校准。在教育资源分配上,是追求名校效应,将优质资源集中于少数学校,还是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尽最大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良好教育?显然,教育公平才是保障民生的一大基石。只有正确判断民生问题的是非曲直,才能确保民生工作不偏离正轨,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攻克民生“必答题”,织密社会稳定“防护网”,撑起百姓“幸福伞”。民生问题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脱贫攻坚便是一道必答题,面对贫困这一民生顽疾,党和政府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带领全国人民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数百万干部深入贫困地区,精准施策,从产业扶贫到教育扶贫,从健康扶贫到易地扶贫搬迁,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最终兑现了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庄严承诺,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同样是民生道路上的必答题。近年来政府所出台的一系列稳就业政策,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再到对困难群体的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等针对性就业帮扶、对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都是在努力书写好就业这道必答题,让人民群众端稳就业饭碗,生活更有保障、更有盼头、更添底气。
答准民生“选择题”,铺就居民生活“暖色调”,激活发展“新引擎”。民生发展领域的问题往往存在多种解决方案,如何选择最优路径,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在城市建设中,是大规模拆迁重建,还是注重城市更新与有机修复?一些城市选择了后者。武汉提出“土地整理+房屋留改+历史文化保护挖掘+产业集聚培育”的“留改”不动产储备新模式,制定33个中心城区首批重点城市更新单元,从“大拆大建”走向“存量优化”,以规划转型促进城市转型,激活了城市更新的新动能。在医疗卫生领域,是大力发展大型综合医院,还是均衡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践证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选择。大力推进以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等相结合的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合作与协同,才能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连续、稳定、高效的医疗服务。
书写民生答卷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答好每一道判断题、必答题和选择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好民生的新答卷,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中共樊城区委组织部网评员陈萌茹供稿)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