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毅
“有了蕲艾收储专业公司的保障,再加上今年天气适宜,看来种艾草又有了好收成!”3月6日,彭思镇刘堑村的艾田里,艾农老叶一脸喜色。2024年,由蕲艾供应链平台主导的蕲艾收储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对蕲艾实行统一收购、统一标准、统一分级、统一检测、统一贴标、统一溯源,助力蕲艾产业全年综合产值突破130亿元。
“我们将紧紧抓住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这一契机,以供应链思维加速构建中医药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助力黄冈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黄冈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肖红军说。
搭平台、夯支撑,精准撮合供需
黄冈坚持供应链思维,整合供需两端,搭建中医药供应链平台,推动优质中药材进入现代供应链。
对接省中医药供应链平台,蕲艾堂、李时珍医药集团等中医药企业入驻九州医药供应链平台,成立蕲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蕲春珍药材供应链公司,打造蕲春珍药材供应链平台。
依托“i黄冈”惠农服务平台,搭建蕲艾、中药材、菊花3个中药材特色供应链平台,配置供需撮合、检测溯源、仓储物流、品牌标准、行业协会、金融服务等产业服务功能,聚合线上交易。截至目前,3个中药材特色供应链平台累计入驻企业超过3000家,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
活市场、强整合,织密流通网络
突出在地服务功能,黄冈因地制宜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重点支持蕲春中药材交易市场、罗田道地药材产业园、英山茯苓加工基地等专业交易市场发展壮大,全力打造大别山区域中药材集散中心,形成“建成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示范效应。
蕲春中药材交易市场入驻企业超200家,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罗田道地药材产业园吸引大别山周边8省11个县市药材采购商到罗田集采,年交易额达7.7亿元。英山县茯苓加工基地年交易额达4.8亿元。
持续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成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1个、省级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3个,吸引中医药流通企业入驻县乡村三级商贸服务中心(网点)。
优业态、促融合,发展药膳美食
黄冈传承“药食同源”理念,加大药膳美食研发推广力度,推动“药库”变“食库”“药材”变“食材”。
先后创成黄冈“东坡美食文化之乡”、麻城“中餐菊花美食地标城市”、罗田“养生美食地标城市”等金字招牌。组建黄冈特色菜研发推广中心,研发推出一批药膳美食。截至目前,全市研发各类药膳美食100余种,清汤当归黑山羊、天麻炖全鸡等药膳美食火爆出圈。
出台《促进消费扩容提质若干措施》,鼓励本地特色餐饮企业推出养生药膳定制优惠套餐,推动药膳进酒店超300余家。开展药膳美食推广周、品鉴推介、美食沙龙、美食大赛、菊花博览会等系列活动,高质量培训“楚大厨”4000人次,福甜福白菊、艾里美蕲艾礼盒等入选“必买100款湖北好货”,全方位解锁中药材消费新场景。
走出去、拓市场,加速融圈出海
将中医药出口纳入“外贸突围”专项行动重点内容,黄冈组织英山吉利、蕲仁堂等60多家中药材企业参加消博会、广交会、链博会等展会活动,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健康生活链企业对接会,成功签约了医药化工、生命健康等项目15个、金额31.45亿元。
优化企业服务,联合海关办理中医药产品出口编码,3吨英山茯苓首次搭乘货运专机飞出国门,助力李时珍医药集团成功申报韩国KFDA检测认证,支持蕲艾供应链公司在香港设立跨境电商平台,拓展蕲艾产品外销渠道。截至目前,全市培育中医药出口备案企业25家,出口中药材产品5000余吨,出口额累计4000余万元,茯苓、地黄、白术、杜仲、天麻等10余种中药材产品飘香全球。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