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3月4日,武汉雷锋陈列馆馆长黄德宝正在给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的参观者们宣传雷锋事迹,“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的歌声久久回荡在耳边。
武汉雷锋陈列馆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宗关街道井南社区二楼,是湖北省唯一一个扎根居民社区的雷锋陈列馆。在第六十二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这座特殊的文化地标再次成为市民瞩目的焦点。
推开展馆大门,众多非遗剪纸雷锋精神主题藏品,悬挂在面积不大的屋内,下方展柜上还陈列着雷锋雕像、相关书籍、明信片等藏品,这些藏品均由年逾七旬的老人黄德宝收集而来。
黄德宝被称为“湖北宣传雷锋精神第一人”,40年如一日学习雷锋、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收藏雷锋专题纪念品20000余件。其中,收藏雷锋相关书籍、书签、明信片、邮票以及学雷锋活动相关代表证、入场券、邀请函等近20000件,收藏印有雷锋形象的钥匙扣、纪念章瓷器、音像制品等纪念实物1850余种,分为十几个专题,形成多个系列。
2013年,黄德宝在井南社区成立武汉雷锋陈列馆,供居民免费参观,开馆以来,主办了雷锋生平事迹展、雷锋专题摄影图片展、雷锋精神永恒主题展等不同类型的雷锋展览100余场,参观人数超50万人次。
不同类型的雷锋歌曲唱片、泛黄的《雷锋日记》手抄本、不同时期的雷锋主题邮票与徽章,共同构筑起跨越时空的精神长廊。黄德宝回忆起当初结缘雷锋精神学习的情景,仍激动不已。他说到:“1973年,正值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十周年,我就读的高中开展大型纪念活动,当时我担任宣传委员,被雷锋事迹深深感染,从此成为了雷锋的忠实粉丝。”
“十多年前,我开办了这个陈列馆,是希望让大家深入了解雷锋,让雷锋不再只是书本上的英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的朋辈形象。”黄德宝介绍道。
“我今年七十多了,平常身体和精神都挺好,这主要是因为在我日常收藏、整理与雷锋有关的物品,宣传雷锋事迹、精神的过程中,在精神上受到了鼓舞和激励。”黄德宝告诉我们:“我喜欢他,收藏他,也想让更多的人分享我的快乐。办了展览馆之后,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家的反馈很好,说个实话,我觉得雷锋馆办得值得。”
除馆内陈列外,雷锋陈列馆还走出馆藏,常年对外进行巡展。武汉雷锋陈列馆联合辽宁鞍山雷锋文化收藏馆、长沙望城雷锋文化展室举办新媒体平台线上展播雷锋精神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如今已成为一个品牌项目,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
黄德宝在武汉雷锋陈列馆做志愿服务通过收集的这些藏品,黄德宝发现,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雷锋形象和精神不仅一天也没离开我们,反而越来越鲜明。黄德宝说道:“学习雷锋帮助别人,已成为我的人生信仰。雷锋一心为民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社会需要这种精神,国家需要这种精神,民族振兴更需要这种精神,我要做雷锋精神的推广者,让雷锋精神滋养大家。”
依托武汉雷锋陈列馆,井南社区将雷锋精神融入居民生活的日常。“我们培育发展‘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幸福食堂常态化开展‘雷锋餐’志愿服务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是有特殊需求的居民,提供免费的送餐服务。”井南社区书记张建武介绍道,“我们希望雷锋文化成为社区党建的一张红色品牌、社区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成为社区工作者乐于为此奉献的一种精神力量。”
弘扬雷锋精神,传承志愿薪火。硚口区不断深化“志愿服务+”模式,紧扣硚口区“四个转型”“三个先行示范区”的行动纲领,全力开展志愿服务“先锋有我”行动,推动志愿服务实现“服务升级”“品牌升级”“机制升级”,为新时代社会工作注入更强劲的“志愿动能”。
据悉,硚口区现有注册志愿者达19万人,占常住人口25.3%,志愿服务队伍超1000支,每年累计提供超100万小时服务。
武汉雷锋陈列馆这座生长在硚口区烟火巷陌间的精神灯塔,正以最接地气的方式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硚口区的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日记》的那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或许就是雷锋精神在硚口扎根最生动的注脚。
地点:硚口区宗关街道井南社区居委会二楼
交通方式:乘坐780/550/710/549/741至汉西路常码头公交站下,步行至井南社区居委会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