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89岁罹患重型颈椎病卧床半年 武大人民医院专家用创新技术助老人下地行走
湖北日报 2025-03-05 18:48:35

MRI椎板线模拟减压技术示意图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尚小斌、邹亚琴)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脊柱Ⅱ科凭借创新的“MRI椎板线模拟减压”技术,成功为一位89岁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手术,帮助老人重新下地行走。

患者涂老先生来自武汉青山区,两年前开始出现手指笨拙、双腿无力等症状,病情逐渐加重,近半年来只能卧床,严重影响生活。尽管家人带他辗转多家医院,但由于高龄原因,均被建议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今年2 月下旬,涂老先生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脊柱Ⅱ科求诊。该科主任李亚明教授组织全科讨论,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详细体检,诊断其为脊髓型颈椎病,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和多节段脊髓受压。

患者康复出院,为脊柱Ⅱ科团队“点赞”

脊柱Ⅱ科周炎主任医师介绍,对于多节段压迫、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已成为一种常见手术方式。然而,临床中一直缺乏预测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减压效果的有效方法,容易出现减压不足或过度减压现象,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手术顺利进行。术前,周炎主任医师团队根据MRI模拟结果精准定位减压节段,麻醉团队也制定了个性化的麻醉方案。术中,团队利用超声骨刀等精密器械,避开重要的神经脊髓系统,在狭窄的颈椎椎管上精准操作,成功完成手术。整个手术仅耗时1.5 小时,出血控制在100 毫升以内。术后3天,涂老先生的手指精细活动能力明显改善,已能稳健下地行走。复查MRI 显示恢复良好。

周炎主任医师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颈椎顶级研究会(CSRS-AP)年会上做主题演讲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脊柱Ⅱ 科已利用这一创新技术,为众多脊髓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实施精准减压手术,效果显著。该成果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还在2024年新加坡举办的国际颈椎顶级研究会(CSRS-AP)年会上作为主题演讲向世界展示,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认可。

责任编辑:杨文漪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