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响应降碳要求,自主研发神奇的“胃” 华电襄阳公司每小时“吃”进8吨农林废弃物
湖北日报 2025-03-04 20:22:44

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发电机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璐 通讯员 齐然然 王雅琪

吃进农林废弃物,吐出绿色电能。

3月2日,在位于襄城区的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简称华电襄阳公司),号称“大胃王”的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机组,正在以每小时“吃掉”8吨农林废弃物的速度有序发电。

据悉,该公司1月份已完成3000吨废弃物处置量,产出绿色电能400万度。

这是该公司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燃煤机组一期项目,由华电集团自主研发,是全国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2018年10月投产。

“包括秸秆、树皮、谷壳、花生壳、木屑、菌棒等,用多种类生物质农林废弃物替代部分煤炭发电。”华电襄阳公司生物质运维部副主任杨涛介绍,农林废弃物碎料通过皮带及给料装置送入气化炉内,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再送到燃煤锅炉内与燃煤混合燃烧,实现生物质与燃煤机组的耦合发电,达到降碳目的。

华电襄阳公司是一家大型火力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2014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从那时起,该公司就开始探索生产经营和碳市场的融合。

想要更多生物质“变身”清洁电力,关键是如何掺配燃料更适合耦合机组“胃口”,增大生物质耦合发电的比例。这也是该公司技术团队持续攻坚克难的方向之一。

目前,该公司每年生物质发电5900万度,可以替代1.8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万吨。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在碳市场进行交易或者替代,每年可节约数百万元。

“这些生物质主要来自襄阳各县市区,每吨400元左右,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在料场,该公司总经理王钧为介绍,2024年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近2000万元。

为进一步响应国家“两重”“两新”系列政策导向,2024年11月20日,该公司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投资7000多万元,项目将在炭气联产、固碳减排等方面深化与头部企业、重点高校、研究机构合作,预计今年底投产。

责任编辑:王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