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通讯员周珊)看着从体内取出的两端锋利、长达2.5厘米的梭形枣核,55岁的许女士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由于追剧太入迷,一颗误吞的青枣核一路刺激着胃黏膜移行而下,随时有刺穿胃肠道的风险,所幸外科医生巧妙“套”取,化险为夷。
许女士回忆,3月2日下午她正边吃青枣边追某爆款网剧视频时,由于情节太精彩,随着一声“好”字脱口而出,情绪上头的她陡然将一颗青枣核吞了下去。她立即停止进食、喝水促排、充分休息,折腾了3个小时后,阵阵上腹部疼痛并没有丝毫缓解。担心枣核刺穿消化道,她赶紧来到附近的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看急诊。
急诊检查后,许女士被确诊为胃内异物。该院普外科二病区会诊医师陈勇认为,为避免枣核刺穿肠管管壁或血管,造成消化道穿孔或大出血危及生命,当务之急便是要立刻取出误吞的异物。
进行准备后,陈勇、郭敦伟为许女士开展了急诊胃镜下的胃内异物取出日间手术。鉴于枣核两端尖锐,直接钳取风险较高,医生们急中生智,决定不走寻常路,借助具有一定弹性及润滑性的安全套巧解风险。精准操作下,医生们将安全套经胃镜置入胃内,后将枣核准确竖置入套内,在避免食管划伤及枣核脱落,保证周边组织完好的基础上,迅速取出了枣核。当即,许女士的上腹部疼痛明显缓解。
医生提醒,不管是进餐还是吃水果、零食均应细嚼慢咽,避免分心,尤其不要边看电视或手机边饮食,切忌一心二用。常见的鱼刺、骨头、牙签、橄榄核、枣核等消化道异物,虽有一定自行排出的可能性,但要结合大小、数量及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众多因素分析,切勿盲目采取进食、喝水、喝醋等不当方式自救,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徒增治疗难度。一旦误吞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