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宜昌市局:“四以四推”服务世界级磷化工循环产业集群建设
湖北自然资源 2025-03-01 12:40:36

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12520”产业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打造1个世界级磷化工循环产业集群。2024年,全市化工产业工业产值超1500亿元,同比增长15.1%。宜昌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以磷矿资源为关键纽带,积极落实省自然资源厅“九大战役”工作要求,助推磷化工循环产业集群建设。

以矿招商‍‍‍

推动产业链条优化延伸

宜昌磷矿查明资源量居全国八大磷矿区首位,目前保有资源储量43.17亿吨。市委、市政府立足磷矿资源优势和磷化工产业基础,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先后成功引进宁德邦普、盛虹海格斯、广州天赐等企业落户。2024年紧紧围绕远安杨柳东磷矿资源这一关键核心,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中国化工龙头万华化学落户。全市目前在建磷化工投资超50亿元重大项目7个,进一步壮大集群规模,不断提升全球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2025年拟报请省自然资源厅出让小阳坪磷矿矿业权,招商引进头部企业,加快建设食品级磷酸系列、电子级氢氟酸系列、磷酸二氢钾系列、阻燃剂系列、磷酸铁系列、无水氟化氢系列、白炭黑等产业链产业。

以需定产‍‍‍

推动资源向高端产能集聚

宜昌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根据全市重点磷化工企业用矿需求,科学制定每年磷矿开采总量控制计划,提请宜昌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执行。积极支持和引导本地磷矿企业与磷化工龙头企业结对“联姻”,未对接磷化工龙头企业的矿山,按照10%比例逐年减少磷矿指标,有效促进磷矿资源向磷化工龙头企业集中、向高端产业集聚。2024年全市磷矿企业销售磷矿石1049.76万吨,其中销往宜化、兴发、三宁3家磷化工龙头企业720.16万吨,占全市磷矿总销售量的69%。

以绿制胜‍‍‍

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宜昌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江大保护的“立规之地”,宜昌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将绿色矿山建设作为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推动磷矿资源节约利用、绿色开发,全市有23家磷矿入选省级及以上绿色矿山,涌现了后坪磷矿、挑水河磷矿等一批绿色矿山典范。大力推行集约开采技术,全市有12项磷矿开采加工技术入选自然资源部先进实用技术目录,占全省13项的92%。三宁矿业条带开采嗣后充填采矿,不仅实现了低成本充填,而且开采回采率由64%提高到85%以上。实行全层开采、贫富兼采,建成选矿厂18家,磷矿物理选矿能力达到1540万吨/年。2024年全市开采中低品位磷矿(矿石品位≤22%)579.92万吨,入选579.92万吨,选出精矿239.28万吨,实现中低品位磷矿应选尽选。推广“矿化一体”循环模式,不断加强磷石膏综合利用,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从2022年的73.18%提高到77.38%。

以规引领‍‍‍

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

宜昌制订《宜昌市战略规划》《宜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宜昌市磷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了磷化工产业跃升地图,着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引导矿业权向龙头企业聚集,兴发、宜化、三宁3家龙头企业通过整合兼并控股矿山13家,产能1495万吨/年,占全市磷矿产能的42.4%。逐年关闭落后产能,全市磷矿采矿权从2021年55家减少至42家。引导加强与磷矿共伴生氟资源综合利用,兴发集团与贵州磷化和瓮福蓝天公司合作,生产电子级氢氟酸,填补全国电子级氢氟酸生产空白。布局磷基、硅基新能源材料赛道,推动磷化工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来源:宜昌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责任编辑:刘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