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年来,特色农业正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力量。近日,记者深入沙洋县后港镇,实地探访了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见证了这片土地上蓬勃的生机与希望。
“多菌灵是杀菌的,可以防止烂根、死苗、枯叶病,瓜苗浸泡后再移栽,可以提高瓜苗成活率……”眼下,正值香瓜移栽时节,黎坪村“集体农场”正抢抓农时,全力推进香瓜苗移栽种植,工人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移栽瓜苗,搬苗、挖穴、栽苗、培土,大家分工协作,配合默契。移栽过后的地块,一垄垄香瓜苗青翠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黎坪村村民陈士英长年在农场务工,从育苗、施肥、打药到移栽,每一个重要环节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农忙过后有时间就过来,一天可以挣一百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挺好的。”陈士英一边介绍一边手脚麻利地操作移栽器移栽瓜苗,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为保证瓜苗茁壮成长,黎坪村“集体农场”完善保温措施,在大棚内为瓜苗覆盖一层保温膜,有效抵御初春寒意,并利用喷洒、滴灌两种方式,均匀调节土壤湿度,做好日常通风。
“我们种植的香瓜品种叫甜宝,口感非常脆甜,销量也比较好,所以我们今年依旧种植这个品种。”后港镇黎坪村党支部书记杨维雄介绍,今年种植甜宝香瓜15亩左右,成长期为三个月,2月中旬种植,5月份便可以开始采摘,预计亩产量在5000斤。
除种植香瓜外,黎坪村还积极探索创新,通过“稻菌连作”新模式轮种水稻和羊肚菌,拓宽村民致富渠道。
走进黎坪村“集体农场”羊肚菌种植大棚,一朵朵形态独特的羊肚菌破土而出,圆润饱满的菌盖布满密密麻麻的褶皱,犹如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蜂巢。
“像这种已经可以采摘了,采摘的时候柄不要过长……”一大早,黎坪村“集体农场”技术人员张新志便来到大棚指导工人们采摘羊肚菌。他告诉记者,这批羊肚菌是去年12月份种植的,随着温度升高,羊肚菌相继破土而出,进入采收期,为不耽误3月份的水稻种植,他们正争分夺秒地采摘羊肚菌,确保水稻种植之前全部采收完毕。
“今年共种植羊肚菌15亩,每亩产量可达600斤,按照目前市场行情价每斤35元计算,总产值可达30万元。”杨维雄表示,“稻菌连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为黎坪村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将大力推广“稻菌连作”模式,充分利用全村冬闲田,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实现增收致富。
“黎坪村‘集体农场’自运营以来,共自主经营大棚29个,上半年种植西瓜、香瓜,下半年种植羊肚菌,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务工40余人,每人可增收近5000元。”对黎坪村农业产业发展,杨维雄自信满满。
后港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引进一系列特色种植项目,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如今,后港镇的特色农业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共有果蔬大棚600余亩,主要种植西瓜、香瓜、辣椒、西红柿、羊肚菌等各种果蔬,带动周边农户务工1000余人,人均增收5000余元,为后港镇集体增收1000余万元。”后港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李海翔说道。
(来源:沙洋融媒)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