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通讯员黄洁莹)体重297斤和274斤,都是二胎妈妈,同日生娃。日前,两位“重量级”妈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街道口院区和洪山院区顺利分娩,母子平安。
手术麻醉科医生为陈女士进行麻醉前准备。
“大宝都17岁啦,去年意外发现怀了二宝,当然还是要接住这份上天给的‘礼物’。”41岁的陈女士是家族性肥胖,孕前就215斤,孕期体重蹭蹭涨了60斤,因为自身有2型糖尿病及慢性高血压,孕33周时出现了子痫前期症状,被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产科收入院。
方女士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
34岁的方女士有个5岁的大宝,二胎孕前体重已达288斤。孕36周时,方女士因羊水减少被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街道口院区产科收入院。此时,她的体重已高达297斤。
两位准妈妈先后入院后,两个院区分别启动了多学科MDT团队,为特殊的准妈妈讨论制定剖宫产手术方案。
“这类胖妈妈剖宫产手术可谓是‘困难重重’:孕妇极度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过程中麻醉、血压很难控制;极度肥胖影响手术视野,术中术后大出血、心脑血管意外风险会增加;因腹部脂肪较厚,手术中宝宝娩出困难;产后伤口愈合较慢,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高等。”产科主任孙国强介绍。
2月14日上午,在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陈女士进入手术室,产科、手术麻醉科、新生儿科等专科组成的手术团队早已严阵以待。
陈女士术前血压波动很大,使用了多种降压药物都很难控制。准备麻醉时,她的血压突然飙升至220/123mmHg。麻醉医生通过心理安抚、药物和针灸治疗的方式,这才将血压稳定下来。
手术麻醉科副主任程静表示,对于重度肥胖孕妇而言,剖宫产常用的麻醉方式仍为椎管内麻醉。由于陈女士同时伴有肥胖和水肿,这给麻醉操作带来了挑战:常规触诊的方法完全摸不清脊柱间隙,普通穿刺针差点儿都“够不到”,最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精确定位后,麻醉医生一次性顺利完成穿刺。
术中,产科副主任汤斐发现,产妇腹部脂肪层有10厘米厚,完全阻碍了子宫的视野,需要两名医生“拉钩”。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汤斐顺利完成了这台剖宫产手术。新生宝宝娩出后,等候一旁的新生儿科医生“无缝对接”将宝宝放入暖箱,送至新生儿科。
当日下午,在该院街道口院区,方女士接受了剖宫产手术。这位准妈妈体重更重,手术麻醉科主任医师余凌只能采取特殊穿刺体位——坐位穿刺,凭借多年的麻醉经验及一手过硬的穿刺技能,顺利完成了椎管内麻醉。
“产妇的腹部脂肪最厚处有15厘米,腹部脂肪像被子一样‘盖’了一层,剖宫产的伤口正好在折叠处,需要两个医生帮忙推起厚厚的赘肉暴露出腹部,才能进行消毒和剖宫产。”产科副主任医师张娜说,产后缝合也是个“大工程”,缝合线就是普通剖宫产的2倍。
术后,多学科专家继续“护航”,稳稳托住了两位妈妈的产后血压、血糖,做好了产后血栓预防。日前,两位重量级妈妈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两位胖妈妈同日分娩,非常巧合,但这类产妇却不罕见。”产科主任孙国强表示,随着生活方式改变,近年来,该院产科接诊了数十例超过200斤的“重量级孕妈妈”,而“妊娠合并肥胖”已成为围产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肥胖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血栓、难产的风险增加3-5倍。他提醒育龄女性在备孕期间就需要重视体重问题,孕期更是要定期产检,控制体重,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