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从背篓到云端的跨越
湖北日报 2025-02-26 13:28:29

2月17日,寒气袭人的秭归茅坪橘园内,新农民进行无人机飞行资格考试。

2月17日清晨,秭归县茅坪橘园里,42岁的刘辉德正手持对讲机穿梭在学员中间,寒风中,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空中十架训练无人机。这位昔日的乡村教师,正在缔造鄂西山区最大的无人机飞手培训基地。2019年深秋的那个决定,至今仍烙印在刘辉德记忆里。“当时全县柑橘运输损耗率18%,打药人工成本占产值三成。”指着如今挂满锦旗的培训教室,他的手指在“大疆农业战略合作伙伴”铜牌上顿了顿。那年,他毅然告别熟悉的教鞭,创立了主营无人机农业服务的秭归鸿来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创业初期,这刘辉德踩遍了全县378个自然村。为攻克山区信号干扰难题,他曾带学员在雪夜蹲守试验场,用38次坠落测试换回精准的飞行参数。2021年柑橘采收季成为转折点。在郭家坝镇,刘辉德团队用改装后的无人机完成首次脐橙吊运测试。当装载25公斤橙子的无人机稳稳降落在收购站时,围观的橘农们激动了。当晚,公司接到27个村的合作电话。无人机是打开山门的钥匙。现在,秭归鸿来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一路高歌猛进。麾下32个专业服务队如虎添翼,1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各显神通,400余台套精良设备严阵以待。年社会化服务飞防面积冲破100万亩次大关,吊运服务量高达80万吨,这般成绩,稳坐当地农业服务头把交椅。

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碰撞,在这片橘香弥漫的山谷迸发出令人惊叹的火花。

新春的暖意才刚沁入秭归大地,秭归无人机培训点已然人声鼎沸。众多新农民纷至沓来,他们在教室里聆听知识讲解,在户外场地操控无人机苦练技能,只为考取那开启科技务农大门的操作证书。截至目前,鸿来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全县培训的持证“飞手”已超1000名,农用无人机数量跨过620台套大关。这些“新农具”除了传统吊运外,在农田测绘、精准施肥等领域大显身手,采集精准数据,为农田规划、土壤改良精准“把脉”,推动农业大步迈向标准化、智能化的康庄大道。

无人机的旋翼轰鸣声便奏响丰收乐章。它们沿着预设航线轻盈起舞,将一筐筐饱满多汁、宛如金球的红肉脐橙稳稳运出山坳。

【记者采访手记】

2007年,秭归郭家坝,橘农们用背篓艰难的将柑橘背出大山。

【记者采访手记】

2007年12月25日,秭归郭家坝邓家坡,我拍摄到大山中随处可见成行成队的橘农背着硕大的背篓,将一筐筐脐橙背出深山销售。2025年2月17日,秭归县农用无人机培训基地里,我见到秭归县众多农民走进县农用无人机学校,学习无人机使用技术并考证。十八年,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于我却是职业生涯的深刻见证。如今,秭归拥有1000多名持证“飞手”,这意味着柑橘出山不再是肩挑背扛的苦旅。无人机翱翔天际,脐橙坐上“科技快车”,直抵城市餐桌。这场农业革命,解放了农民的腰背,更放飞了大山的希望,科技赋能之下,秭归脐橙正飞向更广阔的天地,未来,必然会在这云端之路结出更甜美的硕果。

刘辉德通过大显示屏,监看着服务的每一架无人机作业时的状态。

责任编辑:陈玉萱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