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通讯员 黄佳妮 李雯茜
春寒料峭的武汉新城,长飞先进半导体基地的项目现场却升腾着灼灼热浪。400余位建设者穿梭在厂房之间、工程师们正对设备进行冲刺调整。
就像等待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长飞先进厂务安环中心总经理柴永林介绍,“五月底量产通线后,这里每年可‘诞生’36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足够为144万辆新能源汽车注入‘中国芯’。”
2023年9月1日,长飞先进武汉基地破土动工。去年6月,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实现结构封顶,厂房建设耗时不到10个月,创造了百亿级项目建设的“光谷奇迹”。
奇迹背后,跃动着强劲的电力脉搏。在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和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的超前布局下,统筹规划立项了220kV生物园变扩建、110kV庆云变作为长飞先进半导体专用变的配套供电工程。去年11月13日,武汉长飞先进半导体110kV专用变电站成功送电,为用户提供最优最近电源点接入方案。
“半导体生产对电能质量极为敏感,10%的电压波动就可能导致设备停摆、产线瘫痪。”柴永林强调,“供电公司的‘一对一’服务消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稳定的电力供应直达每个生产末梢。”
据国网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潇介绍,为更好服务长飞先进这类新质生产力企业,我们为其量身定制了“智能巡检”保障体系,应用无人机自动巡检技术,对周边线路进行立体巡查。运用大数据分析,提供电能质量治理指导、电力降本增效方案等,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新质生产力加速释放。
中国光谷的科创热土上,创新脉搏强劲跃动,搭载“光谷芯”的碳化硅晶圆正蓄势待发,助力湖北打造国内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高地。未来,超充站、新能源汽车都有机会装上“光谷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