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支点”要有尖度、硬度和深度!40余名大咖齐聚北京热议湖北支点建设
湖北日报 2025-02-23 21:48:23

湖北日报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文嵘 王君泽

春潮澎湃,激情飞扬,湖北正掀起加快建成支点的热潮。

如何深入理解“支点”,加快建成“支点”?2月22日,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湖北省社科联指导,湖北省国家治理研究会、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首场湖北支点建设智库恳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政界和学界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湖北支点建设、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献计献策。

既站位湖北看湖北,又站位全国看湖北

“今年新春首个工作日,湖北召开‘新春第一会’——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吹响了新时代湖北以‘支点之力’撬动中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湖北支点建设进入整体提升的关键期。”会议一开场,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广军就直奔主题。

“湖北居中国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科教、产业、人才等多重优势。”湖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表示,全省社科工作者要积极投身湖北支点建设主战场,既要站位湖北看湖北,又要站位全国看湖北,以社科之智、社科之力助推湖北支点建设。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原副主任范恒山认为,一是自身强实,即综合实力强、区域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二是要有担当,能起到示范、辐射、影响、带动作用。建成支点,既要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也要解决薄弱环节的关键难题,进一步融战略、兴产业、亲人才、强创新、富平台、优环境。

“‘重要战略支点’对中部地区崛起有托举作用,是基础性的。”第八届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甘藏春表示,湖北不仅要在中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还要托举中部其他地区实现现代化。数字时代,湖北要建成在数字经济条件下的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转型升级。

“支点”要有尖度、硬度和深度

湖北要建成的“支点”,应该是什么样的?

“支点必须大,不仅要经济体量大、城市规模大,人口规模也得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秦波建议,通过推进城市规划、城市网络研究,形成全球城市的体系,让省内各个城市有各自的能级和量级,形成互补互促、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进一步倡导“生育友好”理念,为城市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支点要有尖度,即高精尖的产业,要有硬度,即硬核实力和影响力。”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沈体雁从当下火热的DeepSeek切入,建议湖北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建设一套AI友好的治理体系,打造AI友好的城市和区域,加强产业集群治理创新,打造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AI集群,为支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支点还要有深度,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陆先高提议借媒体之力,全方位展现湖北文化软实力。他建议,创新内容生态建设,擦亮荆楚文化标识,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增强湖北对投资和人才的文化吸引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区域发展开放性视野。

“湖北能否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很重要的一条是武汉能否成为湖北发展的支点。”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梅赐琪表示,武汉要成为支点的支点,首先要对支点进行方向性的判断,发力让武汉成为全省发展的引领者,带动区域整体提升。

以一域之力为全局添彩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坐不住、慢不得、等不及。”国务院研究室原副主任向东建议,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和提升投资吸引力;持续推进对内对外高水平开放,拓宽合作领域,深化交流合作,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围绕农业、工业、科技三大优势领域,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湖北干部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干劲十足、思路清晰,为支点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基础和队伍保障。”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首映建议,要加强战略谋划,积极争取与国家“十五五”规划对接,确保湖北的发展蓝图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以一域之力为全局添彩。

责任编辑:刘郸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