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2024年红安县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抓经济,扎实苦干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79.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52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2.33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27.64亿元,增长5.4%。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粮食作物平稳增长
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22亿元,同比增长4.1%。粮食总产量18.76万吨,增长1.07%。其中,夏粮总产量0.693万吨,增长0.23%,早稻产量1.92万吨,增长1.26%,秋粮产量16.15万吨,增长1.08%。全年生猪出栏48.53万头,增长5.77%。年末生猪存栏27.37万头,下降11.54%。
规上工业生产持续平稳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增长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全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9%,制造业增长1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8.1%。从主要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6.1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79.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65.88%。1-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57亿元,同比增长9.69%。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工业投资强劲有力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52%。分结构看,工业投资增长21.89%,技改投资下降13.24%。
消费市场保持平稳 汽车类销售良好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38亿元,同比增长5.6%。从四大行业看,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28.1%、27.9%、7.3%和18.9%,限额以上商品销售中,汽车类实现销售额8880.7万元,同比增长698.3%,占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较去年同期增长3.59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 金融存贷质效较好
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8亿元,同比增长2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8.44亿元,增长20.6%。
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22.99亿元,同比增长13.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93.18亿元,同比增长10.2%,贷存比为69.3%。
服务业平稳增长 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
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其中营业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大行业中有6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90.43%和104.8%。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835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378人;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会82场,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974人次;扶持返乡创业548人,带动就业1644人。
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全年达到27401元,同比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09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43元,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09,比上年缩小0.03。
总的来看,2024年全县经济呈现承压向稳、负重向好的态势,为实现“十四五”目标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全县持续向好发展的根基还不稳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强链补链需要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滞后、房地产业下滑对经济的冲击还未好转。下阶段,全县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不断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湖北中部崛起贡献红安力量。
(来源:红安县统计局)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