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华红斌,男,中共党员,1968年12月出生,湖北团风人,2008年当选为方高坪镇港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至今,任期内港口村多次荣获全县优秀党支部名誉。
港口村位于团风县方高坪镇政府以东1.6公里,面积9.8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380户1370人。自华红斌担任港口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港口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08年的零收入增长到2024年的25万元。
强化队伍,建强组织保障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想建设好我们的村集体,必须要有一支强大队伍。”为此,他从村干部、党员和后备干部抓起。
华红斌上任之初,村“两委”干部工作中还习惯于秉承老思想,运用老办法,离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强化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华红斌经常性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村干部开展政策理论自学,同时多次邀请县镇农业专家讲授农业农村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村“两委”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逐年提升,如今已打造出一支颇具战斗力的“两委”干部队伍。
要想将支部力量渗透到每一户村民,党员的力量必不可少,党员数量多且分散在各村,是联系群众的有效法宝。华红斌提出要在湾组设置党小组,全面推行党员户、党员中心户挂牌,目前已经组织塆组51名党员结对联系368户群众。另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组织成立了环境整治、矛盾协调、志愿服务、“五员合一”、综合治理等5支队伍,定期评议优秀的党员,激发共建共管村庄积极性。
这也为解决村集体建设的难题提供了一把钥匙,2024年以来,华红斌发动党员干部牵头,通过入户走访、湾组夜话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建议和智慧共计58条,依此打造了村史馆、百姓大舞台、文化广场,刷黑了进村道路700米,硬化了七组道路300米、整治了一组的大山塘,做实了民生实事。
“我们村“两委”班子需要注入一些新鲜血液,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来,村集体才能有条不紊地持续发展下去”华红斌在港口村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担忧。
为此,他大力加强后备力量的培育储备工作,主动联系在外能人和村致富带头人,鼓励他们进入支部队伍,目前已经培育了7名后备干部,并让他们积极参与村级日常工作,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
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在方高坪镇港口村的一片马蹄田里,绿油油的马蹄禾,杆粗苗壮,一眼望不到头。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马蹄的重要产区,港口镇每年马蹄种植面积都稳定在600亩左右,种植户140户左右,年总产量700吨以上,为全村马蹄种植户每年创收200余万元,是全县马蹄种植“第一村”,享有中南马蹄之乡的美誉。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2021年港口村利用650万扶贫项目资金新建马蹄集散中心和马蹄产销大市场,将销售马蹄的农户集中起来,有规模销售马蹄。并依托线上“淘宝”“鲜农汇”等电商平台,线下黄商、武商等实体商超,扩宽了马蹄的销售渠道,提高了马蹄的社会经济价值,这让村里的马蹄种植户充满了期待。
“以前我们卖马蹄,农户比较零散,销售渠道也不广,大部分只能自产自销,没有规模。现在马蹄的销售有很好的平台,销路宽了,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该村马蹄种植大户曾红说道。
走进位于港口村圣果酒庄的省级湖北团风桑椹科技小院,种类多样的桑椹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果香四溢。
湖北圣果酒庄有限公司是港口村集桑椹种植、加工、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全市农产品重点龙头企业,专门从事桑葚种植和桑葚酒加工,桑葚种植基地总面积约1000亩,年采摘桑葚150余吨,已拥有2个深加工工厂,年产桑葚干红近30万支。
如今,其桑葚产业已成为方高坪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致富的绿色新产业。
“根据我村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适合种植马蹄和桑椹的地貌优势,和马蹄之乡的品牌优势,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集散中心收购销售‘一条龙’服务,引导更多在外务工农户回乡种植马蹄,包收包售,一来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二来可以增加收入。”华红斌说道。
自马蹄集散中心建成以来,中心进一步发挥了马蹄的生产、销售、集散、流通的作用,以马蹄地标产业与桑葚特色产业为基础,不断向文旅新兴产业探索,逐步打造成为马蹄集散、电商销售、桑葚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休闲综合体。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为马蹄产业在方高坪镇的生根发芽、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好的前景。
吸纳能人,夯实发展堡垒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针对港口村以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等情况,华红斌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严格清查本村在外优秀人才并与其主动对接。
“如果不是华书记来找我,我还真的没有考虑过回家乡创业,他告诉我家乡创业不仅有相关的政策扶持,还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非常乐意回来。”返乡创业的在外务工人员华胜说道。
在村干部及镇政府的多方努力下,返乡能人华胜成功成立了“方高坪镇神港马蹄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起全镇第一个规模化马蹄种植基地,当年就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了5万元,带动贫困户21户来种植马蹄增收。
当接触到“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大转变”这一新鲜词汇时,华红斌明白这要依托高层次人才的帮助,于是便组织将马蹄桑葚集散中心打造为能人返乡创业示范和教授回乡科技创新平台。
2021年,港口村与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张国忠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签订了为期4年的马蹄机械化生产科研合作项目,与湖北省农科院总农艺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胡定金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签订了为期3年的桑葚深加工科研项目,并在集散中心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农业发展增添了科技的色彩。
“现在我们村相比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华书记的带领下,村里的路修好了,环境变漂亮了,产业兴旺了,我们的口袋也鼓起来了,很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里的变化纷纷回来了,热闹多了”港口村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
来源:团风党建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