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廖君 张菡 曾琴)我们年级组的州级“四有好老师”廖君老师,担任新闻宣传中心主任、班主任、任教一个班语文,一天到晚精神百倍,晚上是撰写新闻的键盘侠,还是篮球场上的活跃分子,谁能看得出来他是曾被三家大医院诊断为癌症的人……2月14日上午,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正在举行该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演讲,四年级的谭海燕老师从身边的优秀教师的事迹中解读着对崇高师德的理解。
该校党建中心主任邵岑老师以《心栖梦归处 一苇以航之》为题回顾了自己在15年教育生涯中,一心向党,胸怀红色信仰;戴月披霜,书写九州华章;不啻微芒,追逐心之所向的成长历程。她的成长从改变一名叫小浩的转校生开始,刚来的时候,他自卑且倔强,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让他难以适应,所以比较叛逆。上课时,他无心听讲,所有的事情都走不进他心里;下课了,孩子们去操场玩得很开心,他也总是呆呆地望着窗外,闷闷不乐。她从分析问题原因入手,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倾注爱心,细致入微,帮助孩子找到自信,激发孩子找到幸福密码,不断进步,走进大学殿堂。从此之后,她初心未改,冀望未来,一苇以航。为师者山高水长,育人者桃李芬芳。演讲中,她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愿化身星火,一生追光,朝着心之所向,乘风破浪,一路护航成长!
郑洲老师以《坚守师德之本 传承师风之魂——做新时代教育的燃灯者》为题,诠释了自己对师德的理解——教育的根与魂,对师风的理解——润物无声的力量。她从刚入职开始,就牢记师徒结对的老师的教导:“教书是技艺,育人是艺术,而师德是支撑这一切的脊梁。”面对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父母离异让他封闭自我,郑老师蹲下身子跟他做朋友,每天带他到办公室,看书、写字、画画、聊天……带领孩子开启了一段化茧成蝶的成长旅程。
《凝聚师德力量,播种桃李芬芳》何妮老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回顾自己从一名文化工作者,转岗到施州民族小学,成为了一名教师,她努力加强自我修养,陶冶道德情操,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从容地实现了从“舞台”到“讲台”的华丽蜕变,实现了自身职业价值的最大化。在三尺讲台,从零起步,学习成长,立志做这座花园里的“花匠”之一,用爱去灌溉每一朵不同形态的小花。
王影老师演讲的题目是《我们都是追梦人》,她的梦想开始的地方是白果乡两河口村中心小学。这所村级小学绝大多数为留守儿童,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她和同事跋山涉水去家访。学校有12个孩子的家离学校有三、四十里的山路,看着孩子和留守老人居住的房子,屋顶残缺不全,用油纸遮着,想象着孩子趴在凳子上认真写作业的样子……更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一定要把孩子们教好,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从调教“调皮鬼”开始,向老师请教,先改变自己,再影响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一遍又一遍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她寻梦而来,也将继续向前追逐,哪怕荆棘密布,困难重重,在施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她将和大家一起朝着那最美丽的地方前进,一起追逐那最美丽的教育梦,大家都是追梦人!
《追逐光 成为光》,汪梦君老师从全国知名背篓校长身上感受到了光的力量,从身边的老师身上看到了师德高尚的模样,她不断学习效仿,立足岗位做贡献,脚踏实地促提升,努力践行初心,不断追求进步,充分表现出了新时代年轻教师该有的热情与担当。
该校长期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通过道德讲坛、师德讲坛、师德师风演讲等活动,树立师德师风学习榜样,通过各种平台宣传,有效促进了学校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