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新增量居副省级城市第二 武汉市去年新登记经营主体55万户
湖北日报 2025-02-13 22:24:02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通讯员李春明)2024年,武汉市新增市场主体55万户,新登记量提升至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这是2月13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消息。

经营主体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细胞,主要分为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是衡量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2024年武汉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55.48万户,同比增长31.29%。企业总量达到105.48万户,升至副省级城市第四位。经营主体总量236.25万户,升至副省级城市第五位。

“新年好,这是贵公司的营业执照,请收好。”2月5日,蛇年春节假后的首个工作日,武汉市民之家,早上9点,武汉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文员彭艳丽来到市民之家一楼B区市场监管局窗口。稍作等待,仅仅10分钟,彭艳丽拿到了企业股权变更后的一正一副两张崭新的营业执照。

“2024年,我们窗口加装了漏接电话软件,所有漏接电话都进行自动登记,确保市民的咨询件件有答复,桩桩有回音。”武汉市市场监管局驻市民之家首席代表聂忠介绍。服务焕“新”的背后,还是用“心”。为尽量让办事人少走弯路,武汉市市场监管局不断优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推进“一键通”变更、“一诺通”准营、“一码通”应用、“1+N”一站式注销改革,集合营业执照和多个涉企许可事项,将审批时限压缩50%,申报材料减少30%以上。2024年,武汉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完成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分别是开办餐饮店、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登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准入市场即准营,进入或退出市场的便利度大为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市科技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近年来武汉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厚植创新土壤。2024年,全市大胆创新,出台“分类分层培育体系”。该体系将传统“选项目”模式转变为“选企业”,按企业成长不同阶段,实施育苗、跃升、瞪羚、领军四个不同层面的企业培育计划。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武汉通过政策创新与平台建设双轮驱动,制定的成果转化“二十条”,在全国首创多项政策措施,推动科技成果“限时转化”,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更快走向市场。“大、中、小”企业齐心协力,目前,武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均双双突破1.6万家,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

责任编辑:刘郸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