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迟姮璐 李家钰)2月13日,襄阳市省级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湖北文理学院召开。会议聚焦教师教育改革创新,部署实验区建设重点任务,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市政府副市长王芳,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鹏程,湖北文理学院校长张彦铎,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付拥军出席会议。
王芳指出,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政治任务。是推动襄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促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要加强校地合作紧密度,构建政府主导的,高校作为培训主体、地方作为实践基地的合作框架,将高校校园从校内延伸到地方,打造校地合作培训教师的襄阳品牌。把实验区打造为教师成长发展平台、教育科研平台。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水平,提高教师学历、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教师梯队培养机制。广泛开展科研合作,推动论文成果转化,带动区域教育发展。
王芳要求,要加强部门联动,完善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保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履行本地教师教育牵头抓总的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制定长期与阶段规划。高校要对接地方师资队伍建设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襄阳基础教育改革献计献策。中小学(幼儿园)要发挥场域优势和一线优势,积极融入实验区建设,提高学校教师育人水平。各地各部门要发挥支持服务作用,在编制、资金、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
付拥军总结了省级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的成绩,分析了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他要求,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扎实推进教师教育综合实验区的各项改革。要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改革,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体系建设,完善师德师风监督与评价机制,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养成。要扎实推进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建立高效有力的领导机制,设立办事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要扎实推进师范教育培养模式改革,订单式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施学历提升计划,强化师范生实践技能培养,扎实推进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培训工作。要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改革,完善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融合机制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要扎实推进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改革,科学统筹教师教育资源,完善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要扎实推进教师教育手段改革,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建设,提升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水平。
付拥军强调,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我市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取得实效。各地各校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总结成绩,查找不足。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需求导向,及时回应学校和教师需求。要落实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责任化,履职考核序列化的“五化管理”要求,主动担当作为,加强部门沟通,争取资金政策支持,促进襄阳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会上,湖北文理学院校长张彦铎在致辞中表示,实验区建设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度融入实验区建设,为襄阳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湖北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刘天娥教授详细介绍了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任务,明确了实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会议举行了“襄阳教师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成立仪式。襄阳市教育局局长付拥军宣读成立文件,副市长王芳与湖北文理学院校长张彦铎共同为中心揭牌。中心将整合校地资源,打造集研究、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教师教育综合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会议还举行了湖北文理学院教师基层工作站、隆中名师驻湖北文理学院工作站授牌仪式,并为驻站名师颁发聘书。双站联动将推动高校专家深入一线、名师反哺高校,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助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此次会议标志着襄阳市省级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迈入新阶段。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