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施桥员)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为凝聚各方返乡人员智慧与力量、共谋家乡发展新路径,春节期间,房县各乡镇通过座谈交流、实地参观、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座谈活动。宣传回引政策、介绍家乡发展情况、征求意见建议,为房县的发展添砖加瓦,吸引众多在外打拼的优秀人才,带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在外积累的丰富经验,齐聚一堂,共话家乡发展,共叙桑梓情谊。
面对面叙乡情,共商发展新征程。
无论走多远,故乡的山水、亲人的音容笑貌始终萦绕在游子心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房县人,真切地感受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路更宽了,这得益于家乡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返乡创业人士胡光明动情地说。
房县籍在外创业企业家参观循环经济产业园
1月25日,房县举行“回乡叙乡情·同心助发展”驻外商会、在外创业人士、在房发展企业迎新春联谊会,8家驻外商会代表、在外创业人士代表、县内民营企业家代表等相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共庆新春。县委书记谢晓鸣,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丹华出席活动。联谊会上,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房县招商引资宣传片,8家驻外商会分别与庐陵王酒业、忠和酒业签订房县黄酒代理销售协议。
“当前房县正迎来宏观机遇的窗口期、政策红利的风口期、产业转型的突破期、动能升级的关键期、干事创业的黄金期,为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创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希望大家当好家乡的‘主人翁’,一如既往地情系家乡、挂念家乡。”县委书记谢晓鸣说。
抓住春节返乡高峰期,全面营造回乡创业良好氛围。春节前,县委、县政府向在外成功人士寄发“致在外成功人士的一封信”,宣传家乡发展成就,介绍回乡投资比较优势和投资落地优惠政策。
春节期间,县乡村各级充分积极利用村委会、酒店、商超等阵地场所,张贴标语横幅,全力营造“回乡创业,造福桑梓”的良好氛围。青峰镇通过上门拜访、集中座谈、电话微信等方式访谈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及大学生32名,宣传家乡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征集回乡就业意愿,与5名有返乡创业意向人员结成帮扶对子。门古寺镇举办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新春茶话会,为返乡人员解答、解决社保和医保缴费、闲置房屋管理问题2个,征集乡村发展产业信息1条,吸纳有回乡意愿人员1人。城关镇、红塔镇将宣传走访扩面至各居民小区,联系走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42人次,发放就业服务宣传单52份,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转发家乡发展视频和信息80余条,推送基础设施改善情况、企业招工等家乡信息200余条。县人社局结合“春风行动”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宣传政策,营造“楚商回乡、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
上龛乡组织召开“共谋家乡发展 共促乡村振兴”返乡人员座谈会
春节期间,也是广大在外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节,全县各基层党组组充分利用有利时机,组组开展一、二月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城关镇171名流动党员春节期间返乡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学习教育活动。军店镇组织返乡流动党员参加1月份“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统筹做好年末岁初各项工作”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重点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市委六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体会议精神。组织流动党员参加返乡能人座谈会,分享在外创业经验,并围绕产业振兴、设施建设、文旅融合等建言献策。
全县共开展镇级座谈会20场、村级座谈会281场次,5300余人次参与,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招商引资等方面,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踊跃发言,为家乡发展提出70余条宝贵意见。
一对一搭桥梁,共促创业新动能。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这个寒假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暂别校园生活,带着青年人特有的青春与活力回到家乡、走向社会,深入基层、走近人民,投身社会实践,助力家乡发展。
“参与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我有幸参与了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在这里,我真切感受到基层工作者为乡村振兴付出的心血。他们始终坚守群众观点,兢兢业业,一心为民服务,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让我深受触动。”参与九道乡八里坡村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张永青说到。
“今年寒假,我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踏上了这片熟悉又亲切的土地。走进县委党校,获得了深刻且珍贵的体验。当深入基层参与各项工作时,在协助处理社区事务与群众的交流互动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繁杂与重要性,每一次为群众解决一个问题,都让我感受到由衷的满足,激励我要更加努力,将来回到家乡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参与县委党校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张煜灵说到。
房县开展大学生返乡游家乡、看家乡实践活动
房县积极开展在校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广大在外学子返乡创业,报效家乡的热情。近年来,全县共有2200余名大学生留房、回房,他们有的成为乡村电商的带头人,通过网络平台将家乡的特色产品推向全国;有的投身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提升家乡的公共服务水平;有的参与乡村治理,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成为乡村振兴的“智囊团”。这些人才的回归,为家乡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也是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保障。房县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本地企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上龛乡围绕高质量发展成果展,掀起“返乡话发展”热潮,定制发放新年贺卡及一封信,赠送“十年蝶变”宣传画册,主要负责人带头上门,前往投资意愿大、能力强的人才家中,共商投资事宜,交流发展经验。
“现在人们越来越期望获得高品质的生活,特别是周末的时候,休闲自驾游成为很多家庭出游的首先,家乡山清水秀,空气优良,是休闲避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谈起回乡创业,谭春波谈起自己的想法。
上龛乡仓坪村在外人才谭春波,长期在武汉、北京等地承包工程项目,在这次返乡座谈会后,他切身的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并在心中燃起了返乡投资的热情,他看到旅游行业的巨大发展前景,计划在家乡投资1000万元发展民宿酒店。
姚坪乡在外企业家袁格平则是看中了家乡的一泓清水,计划总投资1亿元发展设施渔业,该项目分三期建设,达产后预计年投放鱼苗达20万尾以上。
白鹤镇伏溪堰村在外人才王太君,是路美特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这次返乡期间,他目睹了家乡的经济发展变化,并在心中燃起了返乡投资的热情,在看到茶叶的巨大发展前景后,果断在家乡投资诗经智慧茶场生产车间,预计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经投入建设。
春节期间,房县累计争取返乡创业项目102个,项目总投资1.5亿元,项目类型涵盖设施农业、林下药材种植、食用菌产业、农村养老产业、旅游业及酒店民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设施渔业等27类,目前已开工项目12个,争取到位资金580万元。
点对点谋发展,共绘发展新蓝图。
去冬今春房县积极抢抓在外乡贤返乡机遇,大力推进楚商回乡共建支点工程,全面摸排楚商底数,县委、县政府积极统筹县招商中心、工商联及各乡镇力量,全面摸排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共计摸排在外成功人士500余人,为后续乡情招商打下基础。
房县籍在外创业企业家纷纷表示,虽身处他乡,但心始终与家乡紧紧相连,家乡的每一点变化、每一步发展,都让大家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将时刻关注家乡,积极做好家乡黄酒产业、生物医药、优质农特产品的宣传推广销售,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把在外创业中更好的技术、理念和经验带回家乡,带动更多企业到房县投资兴业。
“我始终关注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上海坤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新说,家乡的巨变让他既惊喜又欣慰,“希望大家勠力同心、众志成城,今后能够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为房县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结出新的成果。”
春节期间,西关印象景区游人如织。
“家乡,是一个我永远不能忘却的地方。”房县西关印象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良策每每谈到家乡,都难掩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他表示,房县是自己学习成长的地方,因为有家乡无私的培育才让自己有机会走出房县,到更大的舞台去展示才华。“所以,家乡只需一声召唤,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倾尽所有,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罗良策说。
春节假期,房县西关印象迎来客流高峰,现场人气爆棚,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游客欢天喜地共度新年。以“民俗西关年,欢乐到万家”为主题的春节系列活动,在除夕至正月初七的八天假期里,共接待游客约68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1%,迎来了乙巳蛇年开门红,也为新的一年注入了无限活力。西关印象的成功也更加坚定了回乡创业投资者们的信心。
现如今鑫资集团、庐陵王酒业、在水一方·幸福花园、西关印象二期等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在房县生根发展,催生了“归巢效应”,带动了一批产业回归、人才回乡、资本回流,为房县服务全省支点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
近年来,房县将返乡创业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先后召开多次调度会、推进会,以“一天也不能懈怠、一点也不能耽搁”的紧迫感,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协同配合、整体推进,形成了回乡创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使活动务实高效开展,从政策宣传、项目推介、考察企业、对接洽谈到合作签约,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努力为返乡人才对接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实打实见成效,共建发展新局面
房县始终坚持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要素链条保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强化政策兑现落实、用心用情挂钩服务,在营商环境上实现新突破,让选择房县、扎根房县的企业家放心投、大胆干,实现地方与企业的共赢发展、相互成就。
县委、县政府先后3次举行迎新春春节团拜活动。县、乡、村三级以团拜、座谈、走访形式累计举办各类招商活动23次,走访对接楚商300余人次,截至目前对接洽谈项目10个,初步明确投资意向项目4个,现已签约东莞佑详线带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运动鞋生产项目。
房县紧扣企业与群众需求脉搏,把化解企业“招工难”作为首要任务。针对企业遇到的招聘渠道成效欠佳、人才适配度不高等问题,开展送岗到村、到集、到家、到人、到邻,促进人岗精准对接,力争信息宣传到位、精准服务到位、供需对接到位,培训赋能到位。截至2月6日,共开展2025年度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5场次,其中户外现场招聘会4场,参加企业81家,提供就业岗位2468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233余人;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6场,参加企业83家,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68人;网络直播带岗招聘1场,浏览量1.26万人次;湖北公共就业网络招聘会14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57人次。预计今年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558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春节期间举办招聘会
乡音不改,乡情难忘。广大在外成功人士、企业家虽远在异地他乡,但始终心系故土、惦记家乡。
白鹤镇以公益助学基金募捐为契机,开展爱心助学基金捐赠仪式活动,乡贤积极参与,20余家爱心企业情系教育慷慨解囊,累计捐款30余万元。
土城镇深挖资源禀赋,积极招引返乡人员投资食用菌产业,目前已初步达成林下药材种植、食用菌种植产业、农村养老产业等意向投资4个,预计投资410万,可带动700余人务工增收,实现家门口就业。
尹吉甫镇近年来先后有10余名在外人士返乡创业,创办了湖北诗雅茶旅文化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春梅万胜养殖有限公司、房县诗雅纯高粱酒专业合作社等多个特色产业项目,这些项目依托乡镇自然资源其中,积极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贸易、生态观光旅游、户外团建、学生研学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带动当地2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反哺乡邻。
各位成功人士纷纷表示,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作为家乡的一份子,很荣幸能通过投资兴业,捐资助学等方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家乡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好。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接收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00万元,通过企业用工,辐射带动增收群众达6000余人。
根在房县,远行千里不忘桑梓。心在故土,万里回乡只为圆梦。随着越来越多的老乡返乡创业、建设家乡,房县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