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襄州:“五部曲”奏响基层治理新乐章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2-13 17:28:39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琦玥)近年来,襄州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持续用力抓关键、破难题,以“12345”奏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乐章。

“一”张蓝图绘到底。襄州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年初由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主持召开部领导班子、镇(街)组织委员、部内各股室等各层级务虚会,谈问题短板、谈特色亮点、谈思路举措,开展“头脑风暴”谋定全区基层党建工作“规划蓝图”。通过部领导班子分片包保、日常走访调研、听取专题汇报、制定工作规范等多种形式,加强督办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沿预定轨道顺利推进。

“二”“业”带动夯基础。该区持续开展“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建设三年行动,制定行动方案、指导手册,建立居委会、物业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党建规范提升、“三无”小区动态清零等工作,实现物业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着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通过“党组织+龙头企业+N”,不断延长、加粗以正大为龙头的生猪养殖加工、以鲁花为龙头的优质油料生产销售等产业链,扶持丰庆源面业等一批本土农业企业做大做强;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383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487家、家庭农场1130家。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5家,为兴村强区注入持续发展动能。

“三”圈党建优服务。该区围绕医圈、校圈、商圈等重点领域抓好“三圈”党建功能提升,推动资源平台、服务向基层下沉。建立“商圈”联创机制,引入爱心驿站、零工驿站等功能,帮助解决企业融资、用工、居民就业和矛盾调处等发展问题280余件。开展“校圈”建设,推动中小学校和属地相互支撑、融合发展,明确治安管理、疏堵保畅等9项工作重点,新建“红星岗亭”“清逸学院”等校外服务站点,设置“90分钟便民服务”流动摊贩管理模式,新增车位2000余个,保障2万余名学生交通安全。成立“医圈”综合党委,设置服务站、组建陪诊团,开展医院周边停车秩序、“五小行业”治理,新增公交路线9条,不断提高群众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四”支队伍强支撑。该区聚焦稳步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着力建强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后备力量、乡村能人“四支队伍”,全面赋能乡村振兴。深入实施“雁阵”能力提升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模式,对全区农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推荐表现优秀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五方面人员”后备库实行动态管理,营造争先创优良好氛围。以履职践诺为抓手,引导农村无职党员结合自身特长认岗领责、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扎实开展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制定《襄州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方案》,精准建立村级后备力量档案信息库,2024年选拔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175人。持续完善乡村人才信息库,统计乡村人才4120人,引进市场主体80多家,带动2万余人就业。

“五”项措施聚合力。襄州区委组织部以“五个一”为抓手,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模范部门,以组工干部高素质推动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关于落实“五个一”工作措施的实施方案》,要求各股室讲好一堂组工业务课程、撰写一篇高质量工作总结、一篇单项经验材料、一篇调研汇报材料、打造一个能开现场会的亮点,通过举办组工讲堂、月度例会、信息工作“诸葛亮”会、开展“组工之星”评选等方式确保工作措施落实落地。2024年以来,已举办5期“组工讲堂”、4期“机关讲堂”,召开12次信息工作会,评选出“组工之星”15名,切实提升了组工干部履职尽责、服务群众所必需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本领。

责任编辑:陈义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