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杨岑)严重失眠等难治性睡眠障碍,对患者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可能演变为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近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麻醉与睡眠门诊创新使用“行为认知治疗+睡眠滴定+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方案,成功帮助一位长期睡眠障碍患者重归健康生活。
据介绍,患者吴女士有10多年的严重失眠病史,尝试过多种促进睡眠类药物,却始终收效甚微,精神状态也受损严重。更为危急的是,吴女士为治疗失眠,多次因过量服用精神类药物致急性中毒到医院洗胃。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夏中元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状况测评后,决定采用“行为认知治疗+睡眠滴定+星状神经节阻滞”等综合治疗方案。“睡眠滴定”技术是依托先进的监测设备,依据患者实时脑电数据,精准调控麻醉药物剂量。在确保患者舒适、安全的前提下,利用亚麻醉剂量使患者迅速进入仿生理性深度睡眠状态,并能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问题改善患者心境,有效逆转患者的抑郁或焦虑状态,极大程度降低了患者对助眠药物的依赖。“星状神经节阻滞”则在超声引导下,将药物精准注射至星状神经节周围,精准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有效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让已紊乱的植物神经系统重新恢复平衡,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与精神状态。此外,还采用CBTI治疗(行为认知疗法),即采用睡眠日志的方式,对患者日常睡眠习惯、饮食及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并联合麻醉科特色治疗对大量服用精神类药物而睡眠、精神状态不佳的群体实施渐进式减量方法来调整口服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成功避免了快速减量可能引发的撤药反应。
经过近1周的系统性治疗,吴女士入睡时间大幅缩短,睡眠结构得到优化,总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睡眠连续性显著改善,睡眠节律逐渐恢复正常。她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极大缓解,转氨酶及各项激素水平趋于正常,精神状态焕然一新。治疗后1个月后,吴女士睡眠质量持续向好,再未出现药物过量情况。
洪山院区麻醉与睡眠门诊吴晓静教授说,“行为认知治疗+睡眠滴定+星状神经节阻滞”创新治疗难治性睡眠障碍模式的成功,不仅让这位患者重获健康生活,也为深受难治性睡眠障碍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康复希望,更为睡眠障碍治疗开拓了全新路径。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