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丽、付晓方、聂志鹏)2 月 11 日,2025 年樊城区教育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会议透露了樊城教育在新的一年里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发展规划。这些举措聚焦学位供给、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新兴教育领域探索,旨在全面提升樊城教育质量,推动区域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推进学位供给扩优提质,满足教育资源需求
在学位供给方面,樊城区将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严格控制校际间学生流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消除超大班额现象,且其他年级大班额不出现新增情况,目标是将大班额占比降至 10% 以内。同时,在具备条件的学校试行小班制教学,探索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
深化教联体建设也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樊城区将大力推进城乡结合、强弱结合、大小结合的教联体模式,进一步深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结对学校共同发展,力求缩小办学关键指标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在学校建设项目上,樊城区积极推进教育结构布局优化和学位供给扩优提质。今年,将对张岗中心小学教学楼进行改扩建,预计新增学位 270 个;启动牛首一中新建教学楼项目,持续推动樊城区第一初级中学、樊城职教新校区建设,通过这些项目进一步增加优质学位,满足樊城学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樊城区在 2025 年将进一步加大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为改善教师性别比例,积极探索和实施男教师招聘补充策略,确保教师队伍性别比例更加均衡。同时,改革和创新体育、音乐、美术人才选拔方式,招聘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教师队伍注入新活力。
在教师管理方面,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定期注册制度改革,依法依规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和注册工作。加强和规范临聘教师管理,持续深化 “区管校聘”,落实 “全员竞争、竞聘上岗” 制度。通过推进教联体建设、丰富城乡学校 “手拉手” 活动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鼓励教师到农村地区交流。计划实现全区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到 10% 以上,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 20% 以上,以此促进樊城区师资均衡配置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此外,樊城区将及时推进并依法保障落实教师各项工资待遇,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严格落实社会事务事项进校园 “白名单” 管理规定,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让教师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启动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探索教育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新趋势。今年,樊城区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应用。将制定《樊城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施指南》,明确各学段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课时要求,大力推广基于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为保障人工智能教育的师资力量,樊城区计划推动规模化人工智能教师供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不少于 200 名信息技术、科学(理化生)学科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通识培训。
在试点学校建设上,樊城计划在 5 所小学、3 所初中启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试点。在这 8 所试点学校优先配备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设备,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人工智能教育快速发展。配合 “数字樊城” 建设,推动各校学生拥有和使用个人 AI(数字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助。各中小学也将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人工智能教育规划,调配师资力量,编写校本教材,并充分利用信息科技课、科学(理化生)课、课后服务、研学活动等阵地,创造性地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樊城区教育部门表示,2025 年是樊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将以这些举措为抓手,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樊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回复